科研产出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驯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菌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全球的牛肝菌物种中,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是唯一一种成功被人工驯化、实现了周年工厂化栽培的牛肝菌,总产能已达日产16t。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技术,从初期的实验室探索阶段,到工厂化栽培的发展阶段,再到工厂化菌株菌种选育的提升阶段,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本文将从暗褐网柄牛肝菌的生态学特性、人工栽培、菌种选育及营养活性物质等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现阶段产业和学科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基础研究和生产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暗褐网柄牛肝菌 生态学特性 人工栽培 菌种选育 活性物质


全国和区域蔬菜价格走势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上海蔬菜价格为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建模方法,研究全国和区域蔬菜价格的走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5—2002年全国蔬菜年均价呈缓慢降低走势,2003年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走势,2017年以后有所下降,2010—2018年上海蔬菜年均价与全国蔬菜年均价走势一致,但低于全国蔬菜价格水平;2)全国和上海的月均价和日均价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不规则性,上海蔬菜价格的不规则波动性高于全国蔬菜价格;3)全国和上海蔬菜月均价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全国蔬菜价格与前3年同月价格、当年前1月价格有较高的关联性,而上海蔬菜价格与当年前4个月价格的关联性最高,与前2年同月价格也有较高关联性;4)全国和上海蔬菜年均价均与上期价格、生产成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一元回归分析表明,蔬菜价格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最大。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加强区域尺度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研究,从而据此调控生产,使产品供应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 农产品 蔬菜 市场信息 市场价格 价格波动 时间序列分析


温室无土栽培废液对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瓜品种‘圣女红’‘黄晶’和‘黑津’为材料,使用玻璃温室无土栽培产生的废营养液(废液)灌溉塑料大棚土壤栽培的西瓜,研究废液对西瓜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土栽培废液灌溉可以促进西瓜生长,不同生长时间不同品种西瓜主蔓长、粗均有所增加,但叶片的光合作用没有显著增强。无土栽培废液灌溉可明显提高不同品种西瓜果实的品质,‘圣女红’和‘黑津’的中心糖和边糖含量显著增加,‘黑津’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圣女红’和‘黄晶’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无土栽培废液灌溉显著增加了‘圣女红’和‘黄晶’的产量。本研究可为深入探究现代温室灌溉营养液的串级利用提供参考。


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病毒种类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的病毒种类,2020年4月在崇明、金山、奉贤、嘉定、闵行和浦东采集疑似病毒感染的叶片样品11份,采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结合RT-PCR对不同来源的混合样品进行病毒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柑橘树皮裂纹类病毒Citrus bark cracking viroid(CBCVd)和柑橘类病毒ⅤCitrus viroid V(CVd-Ⅴ)。同时发现,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基于CTV和CYVCV的CP全长基因及CBCVd和CVd-Ⅴ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除了CYVCV的分离物与地理来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外,其余病毒及类病毒均没有严格的地域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开展‘红美人’柑橘种苗病毒检测及病毒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沸石、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对畜禽养殖废水复合处理效果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利用沸石、生物炭、微生物菌剂及三者混合物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废水的净化效果,并利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对水质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对总氮均无净化效果;硝态氮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沸石效果最好,去除率为24.86%;总磷、活性磷酸盐大幅下降,沸石、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复合处理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70.08%和71.90%;重金属去除效果最明显,沸石和生物炭对镉的去除效果最好,沸石、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复合处理对铬、铜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99%;新型有机物去除效果也有不同程度降低,卡马西平以沸石、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复合处理效果最好,去除率为60.85%,而布洛芬和双酚A以生物炭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0.28%和81.43%.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沸石、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复合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效果较好.


上海市草莓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敏感性检测及抗性分子机制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SDHIs)杀菌剂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水平及抗性机制,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9年上海市5个草莓主产区的90个灰葡萄孢菌株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并分析了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SHD)亚基序列。结果显示:敏感性频率分布基线呈一个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平均EC50为(1.68±0.91)μg/mL,氟吡菌酰胺对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最低值为0.09μg/mL,最高值为75.91μg/mL。根据新建立的抗性划分标准,发现上海奉贤区已存在抗氟吡菌酰胺的菌系,抗性频率72.77%,抗性菌株的最高抗性倍数为45.18,其他地区抗性频率较低,浦东新区和嘉定区分别为25.00%和4.76%,崇明、青浦区菌株的抗性频率均为0。已有抗性的菌群抗性突变位点在Sdh B亚基的N230I位和P225F位这二个位点,突变后分别导致低抗、中抗菌株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