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白猪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Smad7基因的表达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Smad蛋白7(Smad7)基因在长白猪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试验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的胚胎期80天、105天(e80、e105)及出生后10天(d10)Smad7基因均有高表达,并且出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越来越低,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也不相同,在脾脏、肝脏、肾脏器官中高表达,而在腿肌组织中低表达。
关键词: Smad蛋白7(Smad7) RT-PCR 猪 肌肉 表达
韭菜根蛆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根蛆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根蛆类害虫严重危害葱蒜类蔬菜作物,特别在韭菜上问题突出的现状,项目开展了根蛆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种群规律、单项防治技术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工作。明确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韭菜上的根蛆主要是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在甘肃和辽宁地区的优势种为异迟眼蕈蚊B.difformis Frey。采用黄板诱集成虫结合挖根查幼虫的方法,明确了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根蛆在田间的发生规律。根蛆不耐高温耐低温,春、秋和冬季发生严重,在夏季有转主危害的趋势,冬季以老熟幼虫在0~5 cm土层中越冬。蕈蚊成虫对黑色和棕色趋性最强,研发出特异性的黑色粘虫板。覆盖50~60目防虫网对根蛆的防效最佳,且对韭菜生长有促进作用。建立了蕈蚊成虫的优势捕食性天敌——瘦弱秽蝇Coenosia attenuata的饲养技术和田间应用技术,筛选出了对蕈蚊幼虫高致病力的昆虫病原线虫和Bt菌株,田间防效达60%以上。研发出保护地灌溉臭氧水、减量施药和喷淋施药等轻简化的根蛆防治技术10项。根据不同地区韭菜的种植习惯和根蛆的发生特点,在辽宁、河北、山东、甘肃等地建立了区域性的根蛆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建立核心示范区10个,进行技术培训5 000人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根蛆 韭菜 韭菜迟眼蕈蚊 异迟眼蕈蚊 发生危害 综合防治


长白猪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TGFBI基因的表达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TGFBI)在长白猪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采用RT-PCR方法对试验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的胚胎期55天(e55),出生后10天(d10)TGFBI均有高表达,并且随着出生后时间的延长表达量越来越低,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不同,在脾脏和肝脏组织中有高表达,而在肌肉和心脏中有低表达。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TGFBI) RT-PCR 猪 肌肉 表达
天津市淡水养殖用地适宜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自然资源、发展基础条件、市场前景三方面共计选取22个评价因子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德尔菲法(Delphi)与AHP法相结合确定各层评价因子权重,形成天津市淡水养殖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相关统计数据及地图的搜集,将数据标准化形成评价模型的基础地图,模型的运算结果将天津市淡水养殖用地分为四个适宜性等级,分别为非常适宜、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可用于淡水养殖的区域共计63 142 hm2,主要为适宜和一般适宜地区,分别占42.38%和56.56%;非常适宜地区占0.62%,主要分布在宝坻区南部;不适宜地区最少,占0.44%,主要分布在东丽区南部。通过养殖面积现状和可用面积的对比得出天津市发展淡水养殖潜力较大的主要有宁河县、滨海新区、西青区以及静海县;武清区、宝坻区、北辰区的淡水养殖发展相对充分,但仍具备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从自然资源、发展基础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天津市各个区县的养殖发展前景,并给出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扩展适宜性评价应用领域,共享研究成果,还整合模型构建方法,研究开发了基于Arc GIS的桌面版和网络版水产养殖规划管理系统,该系统目前已上线运行。
关键词: 天津 淡水养殖 适宜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


华北农田冬绿肥覆盖的抗风蚀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研究华北农田不同冬绿肥覆盖对农田土壤风蚀损失量的防治效果,并确定其最佳覆盖模式。结果表明:冬绿肥覆盖与冬闲相比,地表覆盖度、粗糙度增大,表层含水率提高,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物理稳定性指数上升;5种冬绿肥覆盖模式可以不同程度减小土壤风蚀,风蚀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冬闲>草木樨>黑麦草>冬油菜>二月兰>毛苕子;综合看,冬油菜、毛苕子和二月兰覆盖的抗风蚀能力较强;风蚀大小与地表覆盖度、粗糙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物理稳定性指数相关系数较高,而与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较小。
食药用真菌生物活性肽制备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从食药用真菌中分离到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多糖及萜类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及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生物活性肽指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食药用真菌蛋白质资源丰富,生物活性肽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现综述了食药用真菌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氨基酸对奶牛乳腺蛋白质合成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乳蛋白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其组成平衡、含量丰富,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质,而乳中90%以上的蛋白质是乳腺利用氨基酸从头合成的,因此氨基酸对奶牛乳蛋白合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氨基酸不仅是合成乳蛋白不可或缺的前体物质,而且还是重要的信号调控因子,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蛋白的合成。基于此,作者就影响奶牛乳腺氨基酸供应、摄取、利用的因素及氨基酸的信号传导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乳蛋白的合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新型环糊精手性色谱拆分材料的点击化学调控及拆分性能研究
《分析化学 》 2016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点击化学方式对单叠氮环糊精进行衍生,引入具备不同作用位点的功能化基团,对环糊精手性分离性能进行调控。首先通过醚键将单叠氮环糊精接枝到硅胶表面进一步通过Cu(Ⅰ)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点击化学)在环糊精小口端分别引入叔丁基、苯基、酯基和羟基基团,构建了4种新型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反相分离模式实现了异嗯唑啉和丹磺酰氨基酸共16种对映体的手性拆分。酯基功能化的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对多数异嗯唑啉类有良好的拆分效果,其中,2-氯苯基-异嗯唑(2ClPh-OPr)分离度可达1.62。丹磺酰氨基酸类最佳分离pH值为5.0,叔丁基功能化固定相具有最好的分离效果,大部分样品可实现基线分离(R_s>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