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配施沼渣30.0 t/hm2处理的玉米成熟期分别比对照和常规施肥提前3~5 d和1~2 d。常规施肥配施沼渣30.0 t/hm2处理的玉米植株生物学性状表现最佳,出苗整齐、健壮,其穗位、株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等指标均较好。施用沼渣能显著促进玉米增产,其中常规施肥配施沼渣30.0 t/hm2处理比对照增产18.57%,且该处理下玉米粗蛋白、氨基酸和淀粉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显著,分别提高了1.7、0.16、1.24百分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方式对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小麦、燕麦与黄瓜伴生,毛葱、白菜、芹菜与黄瓜套作,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黄瓜病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均显著降低了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芹菜-黄瓜和白菜-黄瓜处理效果最佳,霜霉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2.8%和46.4%;小麦-黄瓜,燕麦-黄瓜和毛葱-黄瓜处理白粉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66.3%、65.2%和83.2%。毛葱-黄瓜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但也提高了硝酸盐的含量;白菜-黄瓜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硝酸盐的含量,芹菜-黄瓜处理显著降低了维生素C的含量。小麦-黄瓜、燕麦-黄瓜、毛葱-黄瓜和芹菜-黄瓜均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春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合杂草自然生长区及无杂草危害区,形成不同的杂草群落,研究了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的生长发育受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年份相同杂草的生长量有较大差异。不同杂草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生存竞争,在混合杂草自然生长群落中,绝大多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生长状况均明显比单一杂草群落中的生长状况差,表现为混合杂草群落中杂草的单株鲜重明显低于单一群落中相同杂草的单株鲜重。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春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影响力由强到弱(作物产量损失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混合杂草自然生长群落>禾本科杂草自然生长群落>阔叶杂草自然生长群落。春玉米产量损失率与杂草的数量和生长量呈正相关。杂草的数量越多、生长量越大,春玉米的产量损失率越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生产上土壤消毒剂威百亩试验效果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 2012
摘要:进行利用土壤消毒剂威百亩对马铃薯网棚的土壤进行熏蒸试验,设置土壤熏蒸和不熏蒸2个处理,熏蒸的药剂量为70 g/m2。结果表明:土壤消毒剂威百亩对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的结薯数、马铃薯的出苗率、植株长势都有提高的作用,并能防治马铃薯的真细菌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低温沼气发酵效果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了促进寒区沼气生产,通过在低温条件下对产甲烷菌群的传代富集,以及沼气促进剂的投放,研究提高低温沼气发酵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代累计产气量100.0 mL,甲烷含量为45%左右,第五代为338.3mL,第六代则达到了367.7mL,甲烷含量也增至65%以上;在第五代中筛选出的高效产甲烷菌群中投入促进剂,累计产气量可达到428.0mL,增加产气率达40%以上,甚至超过了第六代产气效果16.4%。可见,随着代数的增加,菌群数量、产气量均相对增加,启动时间逐渐缩短;而沼气促进剂也能够增加甲烷发酵的效率,从而大幅提高产气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克春3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研究 》 2012
摘要:本着以丰产为基础,抗旱为保证,稳产是核心的总体目标,以春小麦生态育种理论为指导,应用常规育种技术,采用系谱法进行杂种后代处理与选择,根据黑龙江省的自然特点、市场需求特征及本省主产麦区的生产技术优势,建立高产、多抗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加强各类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加快适用型中筋丰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在2011年春审定推广了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克春3号,并确立了中筋春小麦主要品质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以及高效小麦原粮生产技术体系,探索适合黑龙江省特点的高产小麦产业化发展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浆土高产耕层建设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了使白浆土地区玉米生产进一步获得高产,研究了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利用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玉米株高、干物质重和叶面积均高于常规技术;在土壤含水量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15~25cm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常规技术模式的土壤含水量1.9~3.6个百分点;在土壤容重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的20~40cm土壤容重均低于常规技术模式;在土壤养分方面,两者差异不明显;在产量方面,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较常规技术模式增产9.6%。
关键词: 白浆土 三段式犁整地技术模式 玉米 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