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孔树脂纯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吸附和解吸实验,从树脂ADS-7、S-8、NKA-9、NKA-Ⅱ、HPD600、AB-8、X-5、D101、D3520中筛选出了适合纯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的大孔树脂,并确定纯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AB-8树脂为吸附分离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类物质的优良材料,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体积为0.3BV,上样浓度为1.5mg/mL,上样后静态吸附3h,水洗3BV,洗脱剂为9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1.6BV。在此条件下,多酚的纯度由12.51%提高到35.07%。同时对纯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经纯化后还原Fe3+的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都强于粗提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年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及其防治对策
《中国植保导刊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201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严重发生,笔者对全市及玉米主产县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面积、为害程度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其重发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
《辣椒杂志 》 2012
摘要:辣椒质脆,营养丰富,尤其以维生素C含量高居各类蔬菜榜首,作为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在全国各地已被广泛种植栽培。在东北地区的辽宁、内蒙等地辣椒的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辣椒上市时间可比露地栽培提前15d左右,价格高1~2倍,且日光温室优越的生态条件,相应地延长了采收期,管理得好,能度过炎夏,秋季继续生长,可一直延长到秋末冬初,成为北菜南运的主要蔬菜之一,同时也能满足东北地区深秋至冬春季节的鲜椒供应。因此,随着东北地区日光温室辣椒栽培的发展,熟练掌握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则尤为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玉米科研生产实践对黑龙江玉米发展的启示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最多的国家,在玉米的生产、科研及推广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的先进和科学,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指导中国玉米生产,特别是黑龙江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中部大平原Iowa和Nebraska玉米的种植、科研和推广等方面的考察与交流,归纳出美国玉米生产情况是:美国玉米耕作与栽培体系更科学,农艺农机结合更紧密,应用综合抗性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和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等,同时,全面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和提升。从中得出对我国农业及玉米种植的启示是:农机与农艺结合要切合实际,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和中低产田改造,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开展精准农业研究并运用于实践指导生产,加强转基因技术、节水增效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黑龙江土地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培训以提高素质,加强对玉米增产潜力和实际产量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草莓低温障碍的发生及防止措施
《现代园艺 》 2012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不断推进,草莓生产已经成为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产业。但近几年来,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栽培促成草莓、半促成草莓多有低温寒害现象发生,且发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正确认知与掌握草莓低温障碍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日光温室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大幅减施肥料和合理灌溉的基础上,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利用芹菜-番茄轮作田间试验,采用通气法监测土壤氨挥发速率特征动态变化。【结果】施基肥后2—3 d出现土壤氨挥发峰值,8—10 d接近对照水平;追肥第1天出现氨挥发峰值,10—11 d接近对照水平。土壤氨挥发损失的主要时期在基肥和前两次追肥阶段,氨挥发量占当季损失量的70%—80%。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温度较高的春茬(番茄茬),春茬(番茄茬)各处理土壤氨挥发总量是冬茬(芹菜茬)的3.0倍。芹菜茬和番茄茬大幅减施肥料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模式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习惯施肥处理的分别降低50.0%和47.9%,且随着有机氮比例的增加土壤氨挥发率逐渐降低。等氮量投入时,冬茬和春茬(2/4)化肥氮+(2/4)秸秆氮处理土壤氨挥发损失量较(2/4)化肥氮+(2/4)猪粪氮处理的分别降低32.4%和30.0%。本试验条件下基于产量、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是(3/4)化肥氮+(1/4)猪粪氮模式处理。【结论】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量,是经济效益显著、可操作性强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模式,在设施蔬菜种植中值得推广应用。
施用根瘤菌对土壤微生物氮素类群数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研究施用根瘤菌条件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氮素含量动态变化,于大豆苗期、花期、结荚期、成熟期分别对大豆根际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身固氮菌数量及土壤碱解氮、全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用根瘤菌处理与对照相比,在大豆的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身固氮菌数量上存在差异,但在大豆的整个生育期根瘤菌有效增加了微生物氮素类群数量。除成熟期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根瘤菌处理低于对照,各时期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根瘤菌处理均高于对照,施用根瘤菌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增加了土壤全氮的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