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协同控病作用及增效机理
《植物保护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防菌株Bs-916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着田间防治效果不稳定、药效作用缓慢等问题,将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对半混合使用。试验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和生防菌Bs-916协同作用防治水稻纹枯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用Bs-916利福平抗药性标记回收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和Bs-916复配后Bs-916在水稻根叶围的定殖状况,表明井冈霉素对Bs-916在水稻根叶围定殖有促进作用,能减缓Bs-916群体数量大幅度下降,并使Bs-916发挥生物防治作用。这是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Bs-916协同作用的增效机理之一。
关键词: 井冈霉素 枯草芽孢杆菌 协同作用 水稻纹枯病 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滩涂养殖水体生态结构和调节水质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CSCD
摘要:采用在滩涂鱼塘和虾池中接种小球藻和有益微生物的方法 ,探讨了调控滩涂养殖水体生态结构的浮游生物种群、数量、生物量及化学环境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虾池和鱼塘中接种小球藻后 ,小球藻数量均大幅度增加 ,变为优势种群 ,分别是其对照的 16 .92倍、4.76倍 ;浮游动物生物量为 4.32mg·L-1和 2 .84mg·L-1,分别比对照增加 19.3 %、2 .5 % .同样 ,光合细菌、酵母菌及硝化细菌显著地改变了水体藻类和浮游动物种群的组成、数量、比例及生物量等 ,“酵母菌 +硝化细菌”的处理 ,使水体氨态氮浓度下降最明显 ,为对照的 44 % ,虾池生化耗氧和化学耗氧 ,为对照的 5 6 .5 %和 38.4% .增加了水体溶解氧和初级生产力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角叶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江苏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 通过RT PCR技术从盐生植物三角叶滨藜总RNA中,扩增并克隆了BADH68基因。该基因全序列显示,核苷酸序列长1520bp,12~1515bp为1个开放阅读框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全长为500个氨基酸残基,其核苷酸序列与菠菜和山菠菜同源性分别为89%和95%。利用BamHI和SacI酶切位点将BADH68基因连接到pCAMBI A2301的多克隆位点,并把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分别连接到BADH基因的上游和下游的多克隆位点上,获重组植物表达质粒pCAMATBADH682,并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获LBA4404(pCBAMATBADH682)菌种。
关键词: 三角叶滨藜 甜菜碱醛脱氢酶 基因克隆 植物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两个地方分离株S1基因的扩增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病毒学 》 2002 CSCD
摘要:对IBV肾型毒株JS/95 /0 3和呼吸型毒株SD/97/0 1的S1全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将两毒株的S1基因序列与 10个参考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JS/95 /0 3和SD/97/0 1分别与M41和H12 0株亲缘关系最近 ,它们可能是疫苗毒株的变异株。JS/95 /0 3和SD/97/0 1间的亲缘关系也较近 ,两者S1蛋白中只有 2 4个氨基酸的差异 ,其中有 15个位于前 130个氨基酸中 ,第 116位氨基酸可能与毒株的致病性有关。对两毒株S1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比较 ,结果发现 ,一个或极少数氨基酸的差异即可导致S1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性的改变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S1基因 扩增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育研究
《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转 bar基因水稻“HR”为供体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优势组合“两优培九”的恢复系“9311”为受体 ,经过 3次回交转育成了对 Basta除草剂具有抗性的 9311近等基因系“9311HR”,经 PCR分析确认已导入 bar基因。比较试验表明 ,9311HR及其与“培矮 6 4 S”配制的杂种的产量、米质、抗性等主要农艺性状分别与 9311和两优培九十分相似。表明通过回交将 bar基因转育到其它品种 ,是获得新的抗除草剂水稻品种的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