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采用遥感手段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精确估算对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现场测量与估算方法必须依赖于随船采样数据.卫星遥感具有能够获取实时的、大尺度的、动态的海洋环境参数的优点,因此卫星遥感日益成为大尺度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海洋水色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出发,着重归纳了以叶绿素、浮游植物碳和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为参量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方法,并就这3类模型的适应性和复杂程度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了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的研究现状.鉴于当前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需要在4个方面进一步加强:1)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进行分区域研究;2)加深对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研究;3)提高海洋遥感技术水平;4)加强实地测量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 遥感手段 估算模型 海洋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吸收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品种油橄榄幼苗抗寒性及其与抗寒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试验测定了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等9个生理指标,并对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油橄榄抗寒性研究和生产活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陇南武都的6个油橄榄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应用隶属函数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品种油橄榄幼苗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抗寒指标和抗寒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隶属函数值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的结果相一致,6个油橄榄品种幼苗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皮削利>配多灵>莱星>阿斯>鄂植8号>佛奥,各项抗寒指标与平均隶属函数值(抗寒性)的关联顺序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结论】SO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油橄榄抗寒适应性鉴定的首要指标。
关键词: 油橄榄 抗寒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值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国农业会计 》 2016
摘要: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是国有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完成事业任务之外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目前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普遍存在监管薄弱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trim36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重基序蛋白(the 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TRIM)家族是一类结构保守、进化快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参与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TRIM36是TRIM家族的一员,trim36编码E3泛素蛋白连接酶。本研究在已完成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全基因组测序及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半滑舌鳎trim36基因(Gen Bank登录号:KU244470),序列全长为2 899 bp,其中ORF为2 214 bp,编码737个氨基酸,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为289 bp,3'UTR为396 bp。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半滑舌鳎TRIM36蛋白包含1个锌指结构,2个B-BOX类型锌指蛋白结构域(B-Box-type zinc finger,BBOX),1个卷曲螺旋结构,1个羧基末端的纤连蛋白Ⅲ(fibronectin typeⅢ,FN3)结构域和1个双特异性蛋白激酶spla和兰尼碱受体(spla kinase and ryanodine receptor,SPRY)结构域。此外,在不同脊椎动物中,trim36基因与其邻近的基因具有保守的共线性关系。半定量RT-PCR及q RT-PCR结果显示,在半滑舌鳎不同组织中,trim36基因表达存在差异。trim36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雌、雄鱼的脑中;不同发育时期中,trim36基因在120日龄半滑舌鳎性腺中开始表达,且卵巢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trim36基因杂交信号主要出现在Ⅰ期和Ⅱ期卵母细胞。trim36时空表达特征表明,其在卵巢腔的形成及Ⅰ期、Ⅱ期卵母细胞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结果表明,trim36在性别发生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鱼类trim36基因功能及TRIM家族基因功能提供线索和参考。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三重基序蛋白基因(trim36) 克隆 qRT-PCR 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载化木聚糖酶交联酶聚集体的制备及性质
《中国海洋药物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木聚糖酶YS1069的稳定性、重复利用率以及便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方法本文将交联酶聚集体CLEAs技术与载体固定化技术相结合,用LKZ-128氨基型树脂对木聚糖酶CLEAs进行固定化,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及结论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影响固定化酶活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获得最佳固定化条件为:pH 9.0的酶液,以2mL的异丙醇为沉淀剂,沉淀1h,以1.59g/L的京尼平为交联剂,交联2h,20℃的环境中固定化9.25h,加酶量为8mg时回收率最高,达到65.63%,加酶量为60mg时酶活性最高,达到190U/g。重复使用10次后,其相对酶活仍为42.3%,说明具有良好的批次操作稳定性。该酶经过固定化后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疣梭子蟹Na~+/H~+-exchanger基因克隆鉴定及在盐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Na~+/H~+-exchanger基因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盐度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克隆了三疣梭子蟹Na~+/H~+-exchanger基因并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Na~+/H~+-exchanger基因(Gen Bank:KU519329)全长4233 bp,5?和3?非编码区(UTR)长分别为519和753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961 bp。编码98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10.8 k D和7.42,具有信号肽和典型的Na~+/H~+-exchanger蛋白结构域,含12个跨膜α螺旋;三疣梭子蟹Na~+/H~+-exchanger基因与普通滨蟹(Carcinus maenas)同源性最高,达到87.2%,系统进化分析也显示该序列与普通滨蟹聚为一支;表达分析显示,三疣梭子蟹Na~+/H~+-exchanger基因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在低盐(盐度5、10和20)胁迫过程中,Na~+/H~+-exchanger基因在0—12h上调表达明显,在24—168h间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在高盐(盐度50)胁迫初期(0—12h),该基因表达量相对稳定,之后(24—168h)显著下调表达。研究表明低盐显著诱导Na~+/H~+-exchanger基因的高表达,推测三疣梭子蟹Na~+/H~+-exchanger基因在低盐环境下发挥重要的渗透调节功能。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Na+/H+-exchanger 基因克隆 盐度胁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索手机app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16
摘要: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事业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有覆盖面全、准确定位、精确定时以及精细化程度高的海洋预报警报。手机app目前受众面广、兼有快捷性、时效性等特点。文章通过介绍目前海洋预报的现状,结合手机app的应用优势分析,探索了手机app在海洋预报中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酸异构体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亚麻酸异构体的出峰顺序和质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在强极性毛细管柱BPX-70(120 m×0.25 mm×0.25μm)上的出峰顺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测亚麻酸异构体中,出峰顺序依次为C18:3 9t,12t,15t、C18:39c,12t,15t、C18:3 9t,12c,15t、C18:3 9t,12t,15c、C18:3 9c,12c,15t、C18:3 9c,12t,15c、C18:3 9t,12c,15c和C18:3 9c,12c,15c。根据断裂规律和质谱特征分析,α-亚麻酸甲酯和γ-亚麻酸甲酯的特征离子分别为m/z 79、108(ω离子)、236(α离子)、261、292和m/z 79、150(ω离子)、194(α离子)、261、292。在8种α-亚麻酸顺反异构体中,当12位双键为顺式时,基峰离子为m/z 79,并具有明显的ω离子(m/z 108)和α离子(m/z 236);而当12位双键为反式时,α离子消失,ω离子强度减弱,并表现出离子强度m/z107>108,且同时当15位双键为反式时,基峰离子为m/z 95;而当15位双键为顺式时,基峰离子为m/z 67。双键位置和顺反构象对亚麻酸的质谱特征产生显著影响,且12位顺反异构的影响大于9位和15位的顺反异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PACAP基因SNPs的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垂体腺苷酸环化激酶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是一种能够促进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分泌的多效激素,属于胰高血糖素/分泌肽家族的成员。为探索PACAP基因多态性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PACAP基因上检测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A-2282C,基因型检测共发现3种基因型:AA、AC和CC,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4、0.645和0.321,A等位基因频率为0.356 3,C等位基因频率为0.643 7。随机选取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327尾大口黑鲈用Snapshot方法进行SNPs位点检测和分型,构建最小二乘分析模型,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χ2检测结果显示,哈温-平衡常数为0.061 5,即该位点在所检测大口黑鲈群体中基本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846 5,期望杂合度(Ho)和观测杂合度(He)分别为0.540 9和0.644 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C基因型群体的平均体质量、体高和全长相对于AA基因型群体分别增长了30.6%、10.7%和8.3%,相对于CC基因型群体分别增长了10.5%、4.7%和2.7%;且AC基因型群体在体质量、体高和全长上显著高于AA和CC基因型群体(P<0.05)。另外,虽然AA基因型群体的平均体质量、体高和全长相对于CC基因型群体分别增长了18.1%、5.8%和5.4%,但AA型群体和CC群体在各生长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该位点可能是影响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的主效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QTN)或与之紧密连锁,可作为大口黑鲈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垂体腺苷酸环化激酶多肽(PACAP) SNP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其对鱼类的风险综述
《农药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持久、生物累积、远距离迁移等特性,严重威胁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水体是POPs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重要介质,其在水体中可通过迁移、吸附、沉降等作用及食物链对不同种类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生殖产生影响。作者整理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水域中POPs的监测结果,就此类化合物在我国水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综述。鱼类作为地表水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作用。本文通过对POPs对鱼类毒性数据的分析,评价了我国主要水域中POPs对鱼类的危害,旨在为揭示此类化合物的水生生态风险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