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褐飞虱两个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分析及调控海藻糖代谢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藻糖转运蛋白(Trehalose transporter,Tret)可将昆虫"血糖"——海藻糖由脂肪体转运到血淋巴中,是维持昆虫体内海藻糖平衡的重要转运蛋白.本研究通过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两条糖转运蛋白序列(NlTret1、NlTret1 X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RNAi技术沉默NlTret1与NlTret1 X1基因,探讨其对褐飞虱调控海藻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lTret1与NlTret1 X1分别有1 353 bp和1 48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具有450和49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大小为49.984 kDa和53.059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53和7.46;保守结构域分析NlTret1和NlTret1 X1分别包含10个和12个跨膜结构域,属于MFS超家族;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预测NlTret1和NlTret1 X1主要包含无规卷曲和a螺旋结构.进化树分析显示NlTret1和NlTret1 X1皆与同为半翅目昆虫的Tret1蛋白亲缘关系接近.与注射dsGFP相比RNAi后显著抑制了靶标基因的表达量.荧光定量检测海藻糖代谢通路TRE和TPS基因,结果显示注射dsNlTret1 48 h后NlTRE1-1、NlTPS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下调,NlTRE1-2、NlTRE2与NlTPS1、NlTPS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调;而注射dsNlTret1 X1则为NlTRE1-1、NlTRE2与NlTPS1、NlTPS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NlTRE1-2和NlTPS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增高.注射dsNlTret1与dsNlTret1 X1后海藻糖酶活性均显著性降低,同时NlTret1的沉默显著抑制了糖原含量和海藻糖含量,NlTret1 X1的沉默仅使葡萄糖含量显著增高.褐飞虱两条糖转运蛋白序列经初步分析确定为海藻糖转运蛋白,这两个海藻糖转运蛋白在转运糖类物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NlTret1 X1可能参与葡萄糖运输功能,而NlTret1则更可能参与海藻糖特异性转运.研究结果有利于探究海藻糖转运蛋白Tret调控海藻糖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将来通过其调控昆虫海藻糖代谢平衡治理褐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褐飞虱 海藻糖代谢 海藻糖转运蛋白 RNA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紫芽品种的茶类适制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季节红叶1号、红叶2号、丹妃三个红紫芽品种(系)为供试原料制成绿茶、白茶和红茶,通过茶叶品质分析及感官审评方法综合评价了红紫芽茶树品种(系)的茶类适制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系)制成的绿茶和白茶理化成分含量高于对应的红茶.绿茶中各理化成分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三季平均为4.24%~4.69%,而红茶则为3.54%~3.96%.氨基酸含量在白茶中高于绿茶和红茶,白茶中含量达3.40%以上,而红茶和绿茶中含量在3%左右.红紫芽绿茶中花青素含量夏季>秋季>春季,夏季含量为0.086%~0.115%;除了春季白茶检出痕量的花青素外,其余不同季节的白茶和红茶均未检出花青素.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白茶普遍具有优雅、浓郁的花香或果香,滋味甜醇鲜爽的特点;红茶普遍具有甜香浓郁、滋味甜醇鲜爽的特点;绿茶品质成分丰富,汤色呈红紫色.研究认为,红紫芽茶更适合制作红茶和白茶,而制成的绿茶则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特异茶饮进行推广.本研究为红紫芽茶的深入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红紫芽品种 适制性 品质成分 感官审评 儿茶素 花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与饲料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我国黄羽肉鸡种业高效、健康发展,解决目前存在的饲粮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繁殖效能低下等问题尤为关键.总结了关于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其代谢能、粗蛋白质、主要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和异亮氨酸)、维生素(VA、VD、VE)和矿物元素(钙、磷、铁、铜、锌、锰和硒)的需要量,饲料资源评价与利用,生物活性添加剂益生素与益生菌,植物提取物和中草药制剂,抗应激剂应用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对存在问题和未来研发趋势进行分析.总体来看,近年来在黄羽肉种鸡营养需要量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产蛋期,研发亮点在于开展黄羽肉鸡代谢能每天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蛋量的相关性分析,以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蛋量为变量,建立了重型、中型和轻型3种类型黄羽肉种母鸡日粮氮校正代谢能需要量析因法预测模型.目前黄羽肉种鸡育雏期、育成期营养及限饲技术研究报道较少,饲料资源评价与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繁殖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等仍需进一步突破.

关键词: 黄羽肉种鸡 营养调控 代谢能 氨基酸 维生素A 预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STING基因敲除猪肺泡巨噬细胞系及其对Ⅰ型干扰素转录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猪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为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RISPR/Cas9技术,在STING基因第4、第8外显子中寻找高分靶点并设计sgRNA序列,将退火的sgRNA与酶切的LentiCRISPRv2载体用T4 DNA连接酶连接以获得LentiCRISPRv2-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STING-sgRNA);以不同的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组合及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同转染293T细胞,得到含sgRNA的慢病毒再转染3D4/2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和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通过PCR、测序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STING基因的敲除效果;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STING基因敲除对I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结果】以不同的STING-sgRNA慢病毒载体组合与HA-STING过表达载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均能在细胞内对STING真核表达载体产生编辑效果,且以STING-sgRNA(1+5)慢病毒载体组合的编辑效率最高。以编辑效率最高的STING-sgRNA(1+5)慢病毒载体组合及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共同转染293T细胞包装出慢病毒,再用慢病毒感染3D4/21细胞,结果获得1株STING基因大片段(4989 bp)缺失的3D4/21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未发现STING蛋白,说明STING基因敲除3D4/21细胞(3D4/21-STING-/-)构建成功。与野生型3D4/21细胞相比,在转染副猪嗜血杆菌DNA刺激下,3D4/21-STING-/-细胞中的IFN-β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CRISPR/Cas9技术能成功大片段敲除3D4/21细胞中的STING基因,而导致STING基因功能丧失;STING基因敲除会导致细胞在病原微生物DNA刺激时Ⅰ型干扰素转录障碍,也提示STING基因可能是猪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CRISPR/Cas9 STING基因 猪肺泡巨噬细胞 基因敲除 Ⅰ型干扰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瓜新品种‘粤广’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广’为杂交一代早熟高产短圆筒类型节瓜新品种。生长势强,早熟,坐果能力较强。瓜长约15.0 cm,横径约6.0 cm,肉厚约1.4 cm。肉质嫩滑致密,单瓜质量400 g左右。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华南地区春、秋栽培。平均产量可达76 t·hm~(-2)。

关键词: 节瓜 高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临床分离株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对2016-2020年分离自广东地区的34株猪链球菌进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分析,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C、tetD、tetM、tetO和tetX携带情况。【结果】34株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100%(34/34),其次为米诺环素82.4%(28/34)、多西环素47.1%(16/34)。34株猪链球菌中3重耐药菌株有15株,占比44.1%(15/34),2重耐药菌株有14株,占比41.1%(14/34),耐1种药物的菌株5株,占比14.7%(5/34)。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tetA、tetC、tetD、tetM、tetO和tetX基因携带率分别为0、0、0、14.30%(5/34)、100%(34/34)和0。【结论】广东地区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主要携带的四环素耐药基因为tetO和tetM基因。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四环素类抗生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特征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中一种保守的分子机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和逆境胁迫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受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调控.为了解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在辣椒基因组中的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出14个辣椒DNA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辣椒基因组中含10个DNA甲基转移酶和4个去甲基化酶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介于294~2037 aa之间,不均匀分布于除6号和11号染色体外的其余10条染色体上,基因所含的外显子数目在1~21之间,关系较近的基因拥有的保守域基本一致.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CaCMT1和CaMET1-like在所有组织的表达量均很低,而CaDRM1-like2和CaROS1-like2在所有组织中表达量均较高.通过qPCR分析基因在高温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对比高温处理的整个时期,发现处理3 h的材料中甲基化修饰酶基因表达量变化最明显,上调最高的基因分别为CaROS1-like2和CaROS1-like1;盐胁迫诱导下的材料在12 h处理时甲基化修饰酶基因最敏感,有9个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上调最高的基因分别为CaROS1-like2和CaDRM1-like1.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辣椒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家族在表观遗传学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辣椒;DNA甲基化;果实发育;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墨兰新品种'四季花'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墨兰新品种‘四季花’是由野生墨兰[Cymbidium sinense(Andr.)Willd.]自然芽变选育而来。总状花序,平均每葶着花6.9朵,花朵横径4.8 cm,夏秋季呈黄绿色,冬季呈红色,有清香。与传统素花型墨兰相比,花期更持久,从5月持续至翌年1月,开花无需低温条件。

关键词: 墨兰 芽变 花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噬菌体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抗生素滥用出现的药物残留,且使用抗生素易导致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因此抗生素已被禁止在畜禽饲粮中使用。近年来,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畜禽业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微生态制剂、噬菌体制剂、植物提取物以及中草药制剂等。噬菌体是一种核酸病毒,研究表明,噬菌体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等。但噬菌体制剂容易造成体内的内毒素沉积,因此噬菌体的使用剂量以及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综述了噬菌体的特性与来源、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及调控机制,阐述了噬菌体制剂开发和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噬菌体制剂作为替抗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中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噬菌体 家禽 抗生素 安全性 替抗添加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香辛料在肉制品绿色加工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调味品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天然香辛料是一类源于植物的具有特殊香气和滋味的调味品,在肉制品加工产业中应用十分广泛.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天然香辛料不仅能赋予肉制品愉悦的风味,而且在肉制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功效特性,成为当今肉制品绿色加工中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天然香辛料的来源和分类、功能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和原则,以期为天然香辛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天然香辛料 肉制品 绿色加工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