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和源

作者: 江和源;蒋迎;刘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咖啡因;儿茶素;超临界流体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04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95-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流体脱除茶叶中咖啡因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茶样形态对咖啡因脱除影响极大,60目磨碎茶样的咖啡因脱除率可达85.63%,咖啡因含量≤0.5%;含水率对茶叶中咖啡因的脱除率影响也较大,含水率为35%~50%时较适宜。超临界流体萃取后的磨碎处理茶样品质总分均要好于其它处理,品质和口感得分接近于对照。正交实验中,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为压力>温度>动态循环时间>夹带剂用量,而对儿茶素来说,夹带剂的影响较为明显。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湖北不同地区绿茶中儿茶素与咖啡因含量比较. 金钰,周有祥,胡定金,赵明明. 2017

[2]2014“黔茶杯”名优绿茶主要品质特征分析报告. 周顺珍,郭灿,刘晓霞,周国兰,郑文莉. 2015

[3]11种市售茶啤酒的品质比较研究. 李德超,丁小燕,王连星,吴杨,贾云耀,王雪薇,李喜书,曹婷,邹纯,尹军峰. 2024

[4]离心萃取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因. 邵金良,黎其万,刘宏程,梅文泉,严红梅,兰珊珊. 2010

[5]HPLC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及咖啡碱. 周顺珍,龚雪,周国兰,郭灿,郑文莉. 2013

[6]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 赵明明,周聪,彭茂民,周有祥. 2019

[7]茶叶抗癌研究二十年. 陈宗懋. 2009

[8]茶鲜叶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和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 王丽丽,宋振硕,陈键,杨军国,张应根,陈林. 2015

[9]白叶单从不同类型发酵茶中多酚类含量比较研究. 苗爱清,王冬梅,庞式,卢嘉丽,赵超艺,凌彩金. 2007

[10]不同加工方式茶叶的抗过敏活性. 王蕾,李晚谊. 2003

[11]日本百项茶叶科研成果(续):新的黄烷醇化合物的发现. 陈宗懋. 2005

[12]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研究进展. 徐斌,薛金金,江和源,张建勇,王岩. 2014

[13]茶叶的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陈勋,贾尚智,闵彩云,金孝芳. 2011

[14]正交试验法优化喜树叶中喜树碱的提取工艺. 马云超,马珊珊,徐珊珊,丁孝营,宋冰. 2016

[15]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海滨锦葵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杨庆利,禹山林,秦松. 2009

[16]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农药残留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许丽娟,柏连阳,欧阳建文. 2006

[17]苎麻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刘昭铁,熊和平,彭源德,唐守伟. 2006

[18]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的互作影响. 杨春,李帅,陈正武,乔大河,陈娟,孟泽洪. 2019

[19]联苯胺与咖啡因对紫露草微核的敏感性试验. 汪引宣,余瑞兰. 1990

[20]3种药物对老化卵母细胞4种母源mRNA水平的影响. 叶小芳,陈静波,侯敏,汪立芹,赵云程,林嘉鹏,黄俊成.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