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损伤及茉莉酸甲酯对紫粒小麦籽粒花青素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小兰
作者: 李小兰;任明见;任群利;杨胜伟;钱小康;胡欢;王倩;王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机械损伤;茉莉酸甲酯;紫粒小麦;花青素含量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23 年 013 期
页码: 12-17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贵紫麦 1 号植株在不同时期分别进行机械损伤(4 种损伤方式)、机械损伤并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单独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等处理,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探索茉莉酸甲酯(MeJA)和机械损伤对紫粒小麦籽粒花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会改变籽粒花青素含量,进一步喷施MeJA会在机械损伤影响效果的基础上出现增效或抵消的效应,具体效应根据处理时期和损伤方式而改变,说明MeJA对不同机械损伤处理的调控具有时期特异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机械损伤及MeJA调控紫粒小麦花青素合成及积累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也为紫粒小麦抗性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分类号: S512
- 相关文献
[1]茉莉酸甲酯和机械损伤对茶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时序表达的影响. 孙晓玲,蔡晓明,马春雷,王国昌,陈宗懋. 2011
[2]蓝、紫粒小麦Wx基因分子检测及部分氨基酸含量分析. 任文斌,谢三刚,吴翠翠,杨慧勇,李素娟,杨娜,高明,宋昱,谢飒英. 2014
[3]紫粒小麦花青素合成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李小兰,张明生,任明见,吕享,吉宁,王晓红,徐如宏. 2017
[4]黑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任文斌,谢三刚,宋昱,谢飒英,吴翠翠,李素娟. 2010
[5]贵紫麦1号紫粒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 董亚兵,何方,彭亚姝,徐如宏,钱小康,任明见. 2021
[6]白色花椰菜花球变紫前后花青素含量变化分析. 姚星伟,牛国保,陈存坤. 2020
[7]高温胁迫对茄子果皮活性氧代谢、花青素及其主要合成酶的影响. 吴雪霞,张爱冬,朱宗文,姚静,查丁石,李贤. 2018
[8]三个紫薯品种花青素和干物质积累动态及相关分析. 马佩勇,贾赵东,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2014
[9]紫肉甘薯花青素含量的遗传变异分析. 项超,沈升法,吴列洪,李兵,罗志高. 2021
[10]不同栽插期、氮素水平对济紫薯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侯夫云,李爱贤,董顺旭,王庆美,张海燕,解备涛,段文学,张立明. 2017
[11]不同干燥方式对彩色马铃薯干片色泽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普红梅,杨万林,李燕山,帅良,杨芳,张绍智,白建明. 2019
[12]抗寒李新品种公主红. 张艳波,张连喜. 2022
[13]不同形态钾肥对川紫薯2号花青素合成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黄静玮,屈会娟,沈学善,李明,冯俊彦,谭文芳. 2020
[14]紫心甘薯新品种徐紫薯3号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唐维,李强,张允刚,王欣,后猛,马代夫,李秀英. 2012
[1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王家有,王丙锋,钱华. 2016
[16]生根素浸泡紫色脱毒马铃薯苗对薯块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钟巍然,任自明,杨家碧,谢明菊,王卫强. 2014
[17]红和绿香椿芽贮藏过程中花青素和木质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赵倩,朱顺华,蔡霞,文晓鹏,谭国飞,孟平红. 2023
[18]山药栽培技术(下). 宋元林. 2002
[19]外源处理对机械损伤甘薯块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 王连平,席与芳,王汉荣,郜海燕,余舰斌. 2004
[20]不同机械损伤对葡萄果实质地的影响. 张虎,张平,张小栓,王娜,孙宝悦,朱志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次发酵培养料使用添加剂对双孢蘑菇产量及采后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宇辰;肖婷婷;张忠;庄海宁;岳一鸿;郝海波;沈新芬;王倩
关键词:添加剂;双孢蘑菇;产量;采后品质
-
基于50K液相芯片分析贵州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吴娴;王倩;吴朝昕;阙涛;吴钱蓉;龙武华;彭强;朱速松
关键词:香稻;遗传多样性;液相芯片
-
不同碳源对双孢蘑菇菌株A15和W192菌丝生长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倩;肖婷婷;张宇辰;张津京;隽加香;陈辉;陈明杰;黄建春
关键词:双孢蘑菇;商业菌株;A15;W192;碳源;菌丝生长;胞外酶
-
不同抗流能力大黄鱼组织抗氧化能力、肌肉超微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静静;王亚冰;乔光德;王倩;韩多彩;彭士明
关键词:大黄鱼;抗流能力;组织结构;抗氧化酶;基因表达
-
酒用糯高粱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作者:王睿;李魁印;董俐利;张燕;周光怡;曾桂萍;陈松树;何方;徐如宏;任明见
关键词:糯高粱;萌发期;抗旱性;抗旱指标;综合评价
-
小麦TaMICU1-6A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作者:李欣;李鲁华;任明见;安畅;洪鼎立;赵鹏鹏;徐如宏
关键词:小麦;TaMICU1基因;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
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Arachis sp.30119六倍体杂种的创制与鉴定
作者:刘华;曾凡佩;王倩;陈国权;苗利娟;秦利;韩锁义;董文召;杜培;张新友
关键词:花生;野生种;六倍体;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