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红碎茶与中国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林

作者: 冯林;陈贤民;沈强;杨坚;潘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肯尼亚红碎茶;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期刊名称: 贵州茶叶

ISSN:

年卷期: 2012 年 03 期

页码: 20-28

摘要: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比分析了两个典型肯尼亚红碎茶和我国的五个典型传统工夫红茶的香气成分。从7个茶样中一共检测出166种香气成分,其中两个肯尼亚红碎茶分别为60种和50种,祁红59种,滇红62种,川红69种,闵红65种,黔红67种。7个茶样均以萜烯类衍生物为主要香气成分。两个肯尼亚红碎茶与黔红工夫以具鲜爽型花香的β-沉香醇含量最高,属于同一类型的红茶香型。前者含有较多的具青气的(E)-2-己烯醛,黔红含有较高的具焦糖香和烘炒香的吡嗪、呋喃类物质。祁红、川红、闵红以具蔷薇类柔和花香的香叶醇占优,属于第三种类型的香型;滇红属于中间型香型。7个茶样含有5种共有香气成分。参照Owuor香气指数(FI),我国五个工夫红茶样FI值均高出两个肯尼亚红碎茶,表明五个工夫红茶香型较好,这与实际茶叶审评中香气审评结果一致。

分类号: TS272.7

  • 相关文献

[1]肯尼亚红碎茶的香气成分分析. 冯林,刘学,杨坚,潘科. 2012

[2]肯尼亚红碎茶与滇红工夫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陈贤明,冯林,沈强,刘学,潘科,杨坚. 2012

[3]三个贵州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冯林,刘学,杨坚,潘科. 2012

[4]咸带鱼加工过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丁丽丽,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刘法佳. 2011

[5]“桂热2号”红茶香气组成研究. . 2019

[6]远红外变温提香技术对工夫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刘飞,王云,张娟,叶阳,颜麟沣,刘俊. 2021

[7]茶树新品系'椀香茗'夏季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罗意,段继华,康彦凯,雷雨,黄飞毅,李赛君,丁玎,陈莹玉. 2023

[8]基于SPME/GC-MS联合分析毛尖茶的香气成分. 张小琴,沈强,郑文佳,甘正刚. 2017

[9]剁椒坯盐水酱油与普通酱油香气特征比较分析. 李明浩,胡璇,夏延斌. 2011

[10]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香气形成机制的研究. 陈梅春,张海峰,朱育菁,刘晓港,官敏丹,刘波. 2016

[11]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茶香气成分. 陈梅春,刘晓港,朱育菁,潘志针,张海峰,刘波. 2016

[12]椪柑果醋液态发酵工艺及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曹雪丹,方修贵,赵凯. 2015

[13]多粮浓香型白酒专用玉米品种蒸煮香气成分研究. 苟才明,谢正敏,练顺才. 2019

[14]不同真空干燥温度对海南番木瓜粉香气成分SPME/GC-MS分析的影响. 杨保刚,潘永贵,陈文学,钟秋平,张伟敏,黄午阳. 2016

[15]燕山地区板栗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李杰,王雨,刘诗源,高倩,韩继成. 2021

[16]'花盖梨'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李杰,韩继成,杨素苗,王雨. 2020

[17]不同砧木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郑秋玲,肖慧琳,唐美玲,卢建声,刘笑宏,曹志毅,王建萍,沙玉芬,宋建强,宫磊,刘万好. 2020

[18]6个菠萝品种成熟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刘胜辉,孙伟生,陆新华,吴青松,魏长宾,孙光明. 2015

[19]基于SPME-GC-MS法分析4种榅桲果实香气成分. 车玉红,吴津蓉,郭春苗,杨波. 2017

[20]不同发酵方式对鸭梨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周雪艳,赵一凡,张晓腾,赵国群,关军锋.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