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选育、遗传分析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焦仁海
作者: 焦仁海;刘成元;黄威;代秀云;刘兴二;仲义;夏远峰;蔡鑫茹;刘俊;吴凤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遗传分析;选育;应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24 期
页码: 78-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两群论为基础,构建瑞德和兰卡斯特-Iodent这2个强杂种优势群体,育成2个强优势系列玉米自交系,进而育成优良杂交种。2009年冬在海南三亚构建K10×吉D2417选系基础群体,采用系谱法经6代自交加代育成系列母本自交系。2011年夏在公主岭用Mo113、吉D43076、PD72B和PH207这4个自交系合成选系微群体,隔离区种植,自然散粉1次,以孤雌生殖诱导系作父本进行诱导,育成系列父本自交系。2012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范家屯试验地按照增广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分析了6份育成的自交系产量、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与产量间的关系,以及各个组合产量的平均杂种优势。通过遗传分析筛选出高配合力母本自交系吉D225、吉D65377、吉D5344,父本自交系吉D3F、吉D797。利用这些自交系育成了玉米新品种吉单604、吉单621、吉单672,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总结了构建选系群体的素材起点要高、构建的选系群体要具有针对性,以及运用2种或2种以上育种技术组合进行育种等经验。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多抗优质玉米自交系‘早48’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王燕,王建军,徐劲松,赵变平,焦建伟,王富荣. 2018
[2]基于DH技术的优良玉米自交系TP7-5的选育与应用.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2
[3]优良玉米自交系浚313的选育及应用. 章慧玉,张守林,王良发,赵博,张素娟,李长建,张志方,徐国举. 2022
[4]玉米自交系原齐123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在F_1的遗传分析. 杨爱珠,吴德芳. 1994
[5]6份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仲义,栾天宇,蔡鑫茹,刘俊,吴凤新,夏远峰,焦仁海. 2023
[6]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主要特征特性及应用. 黄小兰,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顾志华,黄昭平,周金凤. 2012
[7]糯玉米优良骨干自交系S181选育与应用. 张胜恒,杨华,蔡治荣,祁志云,易红华,陈荣丽. 2010
[8]玉米自交系吉D284和吉D2417的创制与应用. 蔡鑫茹,刘俊,夏远峰,仲义,吴凤新,刘兴二,桑建,焦仁海,贾立辉. 2022
[9]玉米核心自交系的抗逆性评价研究. 张志方,王良发,张守林,赵博,靳海蕾. 2023
[10]优良玉米自交系8085泰(BT1)的特征特性及应用. 魏良明,王振华,郭书磊,张新,张前进,曹丽茹,魏昕,郭金生,鲁晓民. 2021
[11]玉米自交系绥系608的选育与利用.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李云龙. 2019
[12]高配多抗紫秆玉米自交系XZ 50612的选育及遗传应用分析. 张泽志,王安贵,陈泽辉,唐光顺. 2018
[13]甜糯双隐性玉米自交系中_(2jp)233的选育. 卢华兵,吕桂华,徐秀红,陈一波,郭国锦. 2010
[14]优良早熟自交系四-428的选育与利用. 潘丽艳,林红,郭海鳌,郭昕,王玉杰,王远路. 2005
[15]玉米自交系TP01的选育与应用.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22
[16]玉米自交系四-495的选育与利用. 于明彦,代秀云,孙发明,文贞顺. 2007
[17]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444的选育与推广. 孙发明,于明彦,文贞顺. 2005
[18]玉米自交系吉A5001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张志军,贾立辉,岳尧海,周旭东,张建新,马英杰,王绍平,路明,刘文国. 2018
[19]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自交系选育中的应用. 丁昕颖,王俊强,黄新育,徐艳霞,张淑芬,付龙,蓝岚,曹立军. 2017
[20]优良玉米自交系吉A5002的选育与应用. 路明,张志军,贾立辉,岳尧海,周旭东,张建新,马英杰,王绍平,刘文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应用低密度SNP芯片解析玉米遗传多样性
作者:高嵩;张楠;何欢;郑淑波;赵桐;周小辉;代秀云;黄威;王薪淇
关键词:玉米;SNP;类群划分;聚类分析
-
花生红衣中反式白藜芦醇对HEK293T细胞抗氧化的影响
作者:孙畅;周春田;岳玉兰;吕呈蔚;李云飞;黄威;李铁柱;胡济美
关键词:花生红衣;白藜芦醇;HEK293T;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抗氧化
-
小麦耐盐种质研究方法及进展
作者:魏海鹏;梁晓东;曾潮武;李建疆;刘俊;马兴国;贾永红
关键词:小麦;耐盐;种质;研究方法;进展
-
纳米酶应用于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展
作者:郭家梁;孙畅;李倬林;吕呈蔚;李铁柱;韩勇;胡济美;范亚军;黄威
关键词:纳米酶;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比色法
-
宜宾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李小嫄;郑宗明;潘从飞;李露;刘俊;叶玉龙;陆安霞
关键词:宜宾;红茶;川红工夫;现状;建议
-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水培生菜适宜种植密度优化
作者:苏开;梁琼;刘俊;魏晓明;崔金霞;王利春
关键词:水培设备;种植密度;生长;产量;品质;综合评价
-
国外玉米杂交种在我国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代秀云;王薪淇;吴凤新;周小辉;何欢;岳尧海;高嵩;孟令聪;侯国生;焦仁海
关键词:玉米;国外杂交种;育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