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和源
作者: 江和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茶;银毫;产茶区;秋茶;气候转暖;滋味醇厚;自动氧化;鲜叶;醛类物质;营养成分
期刊名称: 养生大世界
ISSN:
年卷期: 2006 年 03 期
页码: 3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随着气候转暖,来自四川、广西等南方主要产茶区的春茶相继入市,目前大部分市场上销售的已有碧螺春、翠柏、竹叶青、毛尖、银毫等十多个品种。和夏茶、秋茶相比,春茶为什么受到大家如此的青睐,购买时又该如何挑选呢?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茶叶研究需要开辟创新领域. 阮建云. 2007
[2]春茶上市,仔细挑. 江和源. 2006
[3]不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反应形成反式脂肪酸机理研究进展. 姚梦莹,梁倩,崔岩岩,黄午阳,郑晓燕,张伟敏. 2020
[4]走进古茶树王国系列之三. 虞富莲,王兴华. 2015
[5]浙江炒青. 沈培和. 1980
[6]丽水绿茶品质评价及评价体系研究. 徐丽红,周惠娟,杨桂玲,何卫中,黎天天,蔡铮,曹静怡. 2012
[7]丽水茶园土壤肥力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徐丽红,吴全聪,李阳,王建清,王伟,陈栎安. 2012
[8]变温滚炒与高温足干提香结合对秋季炒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黎娜,唐睿,钟兴刚,黄怀生,陈大海,王敏名,李晋中,张清敏,舒珲,粟本文. 2023
[9]秋茶光合作用与品质成分变化的分析. 张兰,魏吉鹏,沈晨,颜鹏,张丽平,李鑫,韩文炎. 2018
[10]氨基酸叶面肥对秋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泰斌,孟泽洪,李帅,张金峰,周玉锋. 2025
[11]遂川狗牯脑夏茶酸奶制作. 陈裕林,曾永强,胡翊炜,刘莹,张森旺,王金生,陈盛畅,李章根,张小生. 2023
[12]黄山夏季鲜叶绿茶和红茶适制性研究. 雷攀登,黄建琴,周汉琛,胡善国,丁勇. 2016
[13]“思福”叶面肥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 陶龙红,张琳,罗仲兴. 2001
[14]茶树雪灾冻害后怎样恢复. 李红斌. 2008
[15]揉捻对夏茶内含成分浸出特性及苦涩味影响. 赵熙,黄浩,包小村,郑红发,刘仲华. 2016
[16]麦苗鲜叶产量及刈青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陶红,乔海龙,沈会权,陈晓静,陈和,陈健,臧慧,卞同洋. 2009
[17]信阳毛尖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养分分析. 张巧萍,刘华山,张玉亭,邹庆鹏,李太魁,寇长林,吕立哲,聂胜委. 2014
[18]不同品种茶树对氟富集的差异研究.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单睿阳. 2018
[19]鲜叶制备冷泡绿茶的工艺优化. 杨婷. 2019
[20]新型鲜叶滚筒分级机的研制与参数优化. 高士伟,叶飞,滕靖,龚自明,桂安辉,张强,崔清梅,戴居会,梁金波.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庐山云雾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及品质分析
作者:王伟伟;黄纪刚;杨丽娟;陈艳;江新凤;刘爽;江和源
关键词:庐山云雾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品质特征;化学成分
-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手工和机制信阳毛尖的代谢物差异
作者:王伟伟;陈义;杨丽娟;江和源
关键词:信阳毛尖;手工;机制;代谢组学;差异化合物
-
外源酶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娟;王伟伟;许勇泉;江和源
关键词:外源酶;红茶;加工;深加工;作用机制
-
茶褐素的提制技术与降脂减肥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王伟伟;俞露婷;陈义;江和源
关键词:茶褐素;结构与性质;提制技术;降脂减肥
-
基于单宁酶处理原料制备的高茶黄素速溶红茶品质分析
作者:杨丽娟;王伟伟;叶水心;张梦雪;许勇泉;江和源
关键词:单宁酶;红茶;速溶红茶;茶黄素;浸提工艺
-
新式茶饮产品及其茶叶原料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何群仙;罗龙新;万蔚阳;李培红;徐锷;江和源
关键词:新式茶饮;茶原料;创新技术;产业发展
-
平阳黄汤茶产业分析及发展思路
作者:徐斌;刘洁;王伟伟;江和源
关键词:缙云县;平阳黄汤;缙云烧饼;品牌建设;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