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晓丹
作者: 胡晓丹;孙爱东;张德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声波;紫苏叶;黄酮;工艺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05 期
页码: 2046-20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溶剂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超声波提取紫苏叶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提取紫苏叶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黄酮得率增加,乙醇浓度大于70%时,黄酮得率增加不明显。提取温度为60℃时,黄酮得率最大。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黄酮得率呈上升趋势。料液比增大,黄酮得率随之增大,但以不超过1∶20(g/ml)为宜。黄酮得率随提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超过30 min后,增加趋势不明显,各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70%乙醇为提取剂时,超声波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60℃,超声功率150 W,提取次数2次(每次40 min),该条件下紫苏叶黄酮的得率为2.93%,粗提物中黄酮含量为15.46%。
分类号: R284
- 相关文献
[1]超声波辅助浸提茶鲜叶中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朱德文,岳鹏翔,袁弟顺,李瑞容,曲浩丽. 2011
[2]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皮色素工艺优化. 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于淼. 2009
[3]超声波法提取沙棘叶黄酮的参数优化. 刘艳丰,唐淑珍,王文奇,王承敏. 2019
[4]紫苏叶中甲胺磷的残留检测方法. 赵云,秦信蓉,赵利晖,熊方宇. 2015
[5]紫苏叶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冰点的研究. 王勇,李雪,田志刚,刘香英,南喜平. 2016
[6]紫苏叶的营养价值及其产品加工研究进展. 包万柱,张园园,王德宝,康连和. 2020
[7]紫苏叶复合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高阳,康优,李雪,王勇. 2017
[8]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研究. 陈家宝,郭龙,温春秀,齐琳琳,温赛群,郑玉光,王蕾. 2021
[9]紫苏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张运晖,赵瑛,欧巧明. 2020
[10]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花色素苷的工艺研究. 胡晓丹,孙爱东,王彩霞,张德权. 2008
[11]基于柱前衍生化GC-MS技术探究紫苏叶与白苏叶的质量差异. 陈家宝,杨贵雅,郭龙,齐琳琳,温春秀,郑玉光,王蕾. 2023
[12]悬浮型芦荟紫苏叶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诸永志,蒋宁. 2005
[13]两种紫苏叶主要营养及药用成分评价. 王仙萍,商志伟,沈奇,徐静,张品,杨森,张恒,赵德刚. 2021
[14]超声波诱变筛选虾青素高产菌株. 刘艳,李佳,冯印. 2013
[15]中性蛋白酶与超声波结合分离稻米淀粉及其黏滞性研究. 谢新华,李晓方,肖昕. 2009
[16]超声波结合涂膜技术对剥壳竹笋保鲜效果的影响. 周敏,杨月,方国珊,刘雄. 2013
[17]超声波处理种子和基肥施锌对香稻产量、糙米香气的影响. 唐湘如,潘圣刚,莫钊文,李媛,辛星光,闻祥成. 2014
[18]超声波处理种子和基肥施锌对香稻干物质、锌积累特性的影响. 唐湘如,潘圣刚,莫钊文,李媛,辛星光,闻祥成. 2014
[19]超声波提取金柑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陈源,潘东明,陈玲妹. 2011
[20]发酵香菇柄膳食纤维的双氧水超声波脱色工艺研究. 王安建,李静,王学丽,李顺峰,刘丽娜,田广瑞.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优化高压-超声-酶解法提取羊皮胶原蛋白工艺
作者:朱明;张德权;李少博;陈丽;侯成立;程成鹏;于江颖;关文强
关键词:羊皮;羊皮胶原蛋白;高压-超声-酶解法;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响应面法
-
超快速冷却对生鲜羊肉中糖酵解酶表达量的影响
作者:摆玉蔷;任驰;吴赛赛;方菲;侯成立;李欣;李金活;张德权
关键词:生鲜肉;降温速率;贮藏温度;糖酵解酶;表达量;调节作用;磷酸果糖激酶
-
电场辅助冰温和超冰温贮藏对生鲜牛肉品质的影响
作者:徐毓谦;谢菲菲;张德权;李欣;王素;方菲;刘珊珊;侯成立
关键词:电场;冰温;超冰温;牛肉;品质
-
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羊肉煮制风味特征
作者:陈鹏羽;张德权;李少博;王卫;徐乐;张佳敏;张锐;陈丽
关键词:羊肉;煮制;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产地溯源;挥发性风味物质
-
家禽屠宰加工机械化研究进展与趋势
作者:张德权
关键词:
-
水热处理等物理改性方法对稻米淀粉组成及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作者:杨旭健;孔雷蕾;梁嘉燕;胡晓丹;杨武;白嵩
关键词:稻米;淀粉;物理改性;水热处理;GI
-
不同烟熏时间鸡腿肉香气化合物与危害物及相关前体物研究
作者:高荣美;张德权;时浩楠;王振宇;张春江
关键词:熏鸡;香气化合物;杂环胺;多环芳烃;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