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氧时间对红茶发酵汤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科
作者: 潘科;冯林;沈强;申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色差分析;通氧发酵;通氧时间;红茶;汤色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9 期
页码: 133-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解通氧时间对红茶汤色的影响,以黔湄601茶树独芽为原料,设置5个不同通氧时间,每30min取样1次,进行色差分析。结果表明,通氧发酵有助于红茶汤色红度和亮度的提高,在通氧60min,发酵90~120min的红茶汤色最好,其L*值在22.04~31.01,a*值在32.46~37.56,b*值在37.99~52.43,汤色为红,尚亮。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 潘科,沈强,申东,杜晓. 2014
[2]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 潘科,冯林,陈娟,杜晓. 2015
[3]外源酶促进香肠发酵成熟及其感官品质的研究. 刘恩岐,巫永华,张建萍. 2015
[4]色差分析在优质小米选育中的应用. 张婷,王根平,罗焱杰,李琳,高翔,程汝宏,师志刚,董立,张喜瑞,杨伟红,许立闪. 2021
[5]基于RGB颜色空间评价马铃薯块茎绿化程度. 王硕,鲍天旸,刘建刚,段绍光,简银巧,李广存,金黎平,徐建飞. 2023
[6]基于色差系统的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王家勤,姚月凤,袁海波,江用文,李佳. 2020
[7]超高压提取绿茶汁的初步研究. 陈小强,章银军,李学鹏,叶阳,成浩,王新超. 2009
[8]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茶饮料汤色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张瑞莲,袁海波,尹军峰,许勇泉,陈建新,汪芳,王志岚,杨宇宙. 2010
[9]新茶保健应该关注的二件事. 朱永兴,成浩. 2008
[10]做形工艺对恩施玉露干茶色泽及汤色的影响. 叶飞,高士伟,张强,滕靖,侯伟华,梁金波,龚自明. 2013
[11]出口炒青绿茶品质提升技术研究. 林智,尹军峰,吴剑民,汤玉平,谭俊峰,权启爱. 2004
[1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茶叶加工工艺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 张瑞莲,尹军峰,袁海波,许勇泉,陈建新,叶国注,陈素芹. 2010
[13]认识基本生化规律;提高红碎茶品质. 程启坤. 1980
[14]特色品种绿茶成分与茶汤色泽的相关性研究. 潘顺顺,李家贤,孙世利,赵超艺,黄华林,晏嫦妤,凌彩金. 2012
[15]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16]色差法监测红茶发酵适度技术. 赵飞,马圣洲,吴琴燕,姚克兵,庄义庆. 2017
[17]茶黄素及其母体化学合成的相关研究. 雷志伟,郭灿,郑文莉. 2016
[18]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19]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陈娟,潘科,沈强. 2014
[20]“岳山红”冷泡饮用法探研. 朱海燕,王秀萍,陈宪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厌氧发酵时间对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含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
作者:黄涛;郜秋艳;李美凤;彭叶;杨云;沈强;刘建军
关键词:厌氧发酵;黄金芽;绿茶;γ-氨基丁酸(GABA);品质成分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
-
'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加工过程中内含成分的变化及品质分析
作者:罗金龙;陈盛相;郑文佳;杨肖委;张小琴;刘晓霞;沈强
关键词: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品质
-
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作者:张小琴;罗金龙;李燕;梁思慧;刘忠英;沈强
关键词:白化绿茶;造型;滋味化学成分;感官品质
-
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作者: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刘忠英;张拓;潘科;龙林
关键词:灵芝菌;电子舌;夏秋茶;梅占;香气
-
夏秋灵芝菌茶的制备及内含物质分析研究
作者:刘亚兵;戴宇樵;王敏;罗学尹;蒲璐璐;冉乾松;潘科
关键词:灵芝菌;夏秋茶;发酵;品质;模型
-
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形成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沈强;罗金龙;张小琴;朱旭君;王镇;郑文佳
关键词:茶叶;GABA;机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