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和源
作者: 江和源;吕飞杰;邰建祥;东惠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大豆;异黄酮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00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56-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大豆中六种异黄酮成分,同时比较了不同浓度乙醇制备样品对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豆中极性异黄酮含量高,低极性异黄酮甙元含量低。测定大豆中异黄酮含量的乙醇浓度最好控制在60%~80%。色谱柱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的Shim-Pack CLC ODS柱(ISO×6.0mmID;5μm),流动相为MeOH:HAC:H_2O(30:3.5:66.5),流速为0~8.5min时1.0ml/min,5.8~47min时1.5ml/min,柱温为50℃,检测波长为254nm。
分类号: TS210
- 相关文献
[1]大豆异黄酮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傅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杨清华,郁晓敏,董德坤. 2016
[2]测定大豆和葛根中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江和源,吕飞杰,台建祥,陈斌,东惠茹,付勤. 2000
[3]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孙君明,丁安林,东惠茹. 2000
[4]大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孙明明,王萍,李智媛,吕世翔,王冠,韩英鹏,李文滨. 2018
[5]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初步研究. 胡润芳,张玉梅,陈宇华,林国强. 2017
[6]大豆胞囊线虫胁迫下GmCHS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变化分析. 王爽,张顺斌,王旭东,于佰双,陈井生,王惠,段玉玺. 2021
[7]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饲料中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组分含量. 张晶莹,孙君明,李斌,韩粉霞,闫淑荣,田玲,陈明阳,邹筱,范胜栩,杨华. 2013
[8]大豆加工品质的资源筛选和遗传改良的研究 Ⅰ.大豆加工品质材料的筛选. 刘丽君,高明杰,吴俊江,杨玉芳,李玉征,梁孝莉,蒲国锋. 2002
[9]大豆异黄酮研究与育种概况. 孟凡钢,富健,孟庆良,彭辉,陈书森,宋志峰. 2004
[10]中黄13大豆发芽期间异黄酮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王慧芳,来吉祥,王东晖,方芳,王凤忠,吴韬. 2015
[11]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中豆27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 2002
[12]外源茉莉酸对大豆异黄酮的影响. 乞永艳,Arnaud Bovy,唐益雄. 2006
[13]大豆异黄酮提取纯化及其抗衰老作用初探. 孙玲,魏振承,徐志宏,池建伟. 2002
[14]抗感大豆品种接种胞囊线虫后根部异黄酮含量变化. 林晓敏,谭晓荣,王连铮,李斌,孙君明. 2016
[15]不同类型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张晓波,吴岩,金海涛. 2007
[16]大豆异黄酮还原酶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古文,刘娜,冯志娟,徐盛春,胡齐赞,龚亚明. 2016
[17]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中豆27. 韩粉霞,丁安林,孙君明. 2002
[18]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 田玲,李斌,张晶莹,范胜栩,闫淑荣,孙君明. 2014
[19]大豆中异黄酮和皂苷的提取、制备研究进展. 梁晓芳,王步军. 2014
[20]4种中国大豆萌芽过程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 罗旭,方芳,李倩倩,许腾,王艳,王凤忠.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庐山云雾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及品质分析
作者:王伟伟;黄纪刚;杨丽娟;陈艳;江新凤;刘爽;江和源
关键词:庐山云雾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品质特征;化学成分
-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手工和机制信阳毛尖的代谢物差异
作者:王伟伟;陈义;杨丽娟;江和源
关键词:信阳毛尖;手工;机制;代谢组学;差异化合物
-
外源酶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娟;王伟伟;许勇泉;江和源
关键词:外源酶;红茶;加工;深加工;作用机制
-
茶褐素的提制技术与降脂减肥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王伟伟;俞露婷;陈义;江和源
关键词:茶褐素;结构与性质;提制技术;降脂减肥
-
基于单宁酶处理原料制备的高茶黄素速溶红茶品质分析
作者:杨丽娟;王伟伟;叶水心;张梦雪;许勇泉;江和源
关键词:单宁酶;红茶;速溶红茶;茶黄素;浸提工艺
-
靖安白茶制茶品质及管理、加工技术
作者:黄利;曾永强;陈克彪;陈裕林;肖志良;王伟伟;江和源
关键词:靖安白茶;品质特征;繁育;栽培技术;加工技术
-
"黄金菊"和"宁州2号"茶树生化成分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江新凤;李琛;曹挥华;张贱根;余志;倪德江;江和源;胡瑶根
关键词:黄金菊;宁州2号;季节;生化成分;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