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菊"和"宁州2号"茶树生化成分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新凤

作者: 江新凤;李琛;曹挥华;张贱根;余志;倪德江;江和源;胡瑶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金菊;宁州2号;季节;生化成分;变化特征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3 年 14 卷 010 期

页码: 261-269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采摘季节"黄金菊"、"宁州2号"茶树的生化成分、色素水平,为茶叶加工采摘季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黄金菊"(黄色茶树品种)、"宁州2号"(绿色茶树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茶树不同采摘季节分别取其新梢的一芽二叶进行微波固样,分析两个茶树品种主要生化成分、新梢色素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对二者的品质成分进行比较.结果 "黄金菊"和"宁州2号"茶树新梢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03%和2.34%,"黄金菊"新梢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宁州2号"高出0.69%,尤其春季是"宁州2号"的1.68倍.两个茶树新梢水浸出物含量为43.95%~49.57%,茶多酚含量为15.47%~23.66%;新梢中的酚氨比均是夏季最高("黄金菊"为9.84±0.45,"宁州2号"为9.02±0.88),其次是秋季、春季."黄金菊"茶树新梢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随季节(春、夏、秋)变化而升高.结论 不同茶树品种新梢中的主要生化成分、色素含量在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黄金菊"茶树新梢因春季酚氨比低更适合制作春季名优绿茶,夏、秋季节适合制作成红茶;同时色素水平能真实的反应茶树新梢体内的代谢平衡和物质积累水平,能为茶树适制性提供参考.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基于多总体均值向量检验法的不同季节茶叶鉴别技术研究. 刘淑媚,周巧仪,凌彩金,王秋霜. 2018

[2]黄化茶树黄金菊的叶绿体结构透射电镜观察. 江新凤,李琛,曹挥华,王治会,江和源,董春旺,倪德江,童忠飞. 2022

[3]新世纪新疆农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变化特征. 刘平方,马建荣,杨秀玉. 2015

[4]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演变特征的研究进展.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李慧,孙楠. 2012

[5]青海湖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郝学宁,李岳坦,李滨勇. 2011

[6]1961-2010年山西省的降雨量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冯瑞云,雷梦林,侯雅静,李海燕,程宏,王慧杰,刘霞. 2018

[7]山西省种养废弃物构成及资源化利用潜力研究. 杜艳玲,周怀平,程曼,解文艳,杨振兴,郭晋,吕倩倩,王志伟. 2019

[8]近30年中国农业源氮磷排放的格局特征与水环境影响. 马恩朴,蔡建明,林静,廖柳文,郭华,韩燕. 2021

[9]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马恩朴,蔡建明,林静,郭华,韩燕,廖柳文. 2020

[10]规模猪场沼液沉淀池底泥中磷形态变化特征. 刘威,石金霞,管益东,付强,朱燕云,靳红梅. 2020

[11]祁连山西段草地土壤温度、水分变化特征. 车宗玺,李进军,汪有奎,丁国民,李世霞,邸华,车宗彩,潘欣,毛志明,郭朝霞. 2018

[12]青海户用沼气池料液温度变化特征及对产气的影响. 韩睿,朱德锐,陈来生. 2016

[13]近50年冬小麦主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曹倩,姚凤梅,林而达,张佳华,王培娟,秦鹏程. 2011

[14]山南乃东区支那河流域土壤盐渍化特征分析. 张飞龙,黄利英. 2021

[15]13种农药在乌龙茶中残留变化的研究. 苏德森,林虬,余宇成,方灵. 2016

[16]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变化特征.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贾晓平. 2008

[17]广东东部重要渔业水域叶绿素变化特征的研究. 王增焕,林钦,李纯厚,黄洪辉,杨美兰,甘居利,蔡文贵,吕晓瑜. 2004

[18]川滇交界干热河谷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 戴声佩,李茂芬,罗红霞,刘海清. 2018

[19]基于生态资产的内蒙古生态保护效益评估. 邱晓,肖燚,石磊,王慧敏,刘亚红,孙海莲. 2022

[20]不同污染程度下PM2.5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 鲁绍伟,温佳美,李少宁,赵娜,蒋燕,张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