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秋葵汁乳酸菌混菌发酵条件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莉 1 ; 李大婧 1 ; 刘春泉 1 ; 刘莹萍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黄秋葵;乳酸发酵;混菌发酵;挥发性风味成分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23 期

页码: 205-2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制备风味优良的乳酸发酵黄秋葵汁,研究了肠膜明串珠菌和植物乳杆菌以不同组合在发酵黄秋葵汁中的生长、产酸、感官品质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单菌发酵黄秋葵汁可以在24h内将pH值降到4.5以下,活菌数可达10~7CFU/mL。肠膜明串珠菌单菌发酵黄秋葵汁无法顺利产酸。肠膜明串珠菌和植物乳杆菌以其菌液体积比2:1混合发酵黄秋葵汁,可迅速将pH值降到4.5以下,活菌数可达10~8CFU/mL,且感官品质优于植物乳杆菌单菌发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可知,混菌发酵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比植物乳杆菌单菌发酵种类更多、含量更高。黄秋葵汁乳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肠膜明串珠菌和植物乳杆菌菌液以2:1比例混合、接种量5%、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72h。

  • 相关文献

[1]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李振宇,董玉玮. 2013

[2]紫薯杏鲍菇复合果醋混菌发酵工艺. 王陶,李文,董玉玮,张传丽,李同祥. 2016

[3]灵芝和金针菇混和发酵提高锌产量的工艺研究. 苗敬芝,董玉玮,耿治飞. 2013

[4]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型饮料的制备及其活性物质的检测. 董玉玮,苗敬芝,曹泽虹,刘辉. 2014

[5]金针菇、赤芝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检测. 唐仕荣,董玉玮,苗敬芝. 2018

[6]固相微萃取条件对橙汁主要挥发性成分GC-FID测定的影响. 牛丽影,郁萌,吴继红,刘夫国,刘春泉. 2013

[7]醋浸和干燥对大蒜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李大婧,刘春泉. 2015

[8]电子鼻检测辐照肉鸭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冯敏,汪敏,常国斌,张扬,赵永富. 2019

[9]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软罐头加工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 刘春泉,宋江峰,刘玉花,李大婧. 2010

[10]风鹅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徐为民,徐幸莲,周光宏,匡一峰,王道营,吴海虹. 2007

[11]江苏沿海地区黄秋葵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 王海洋,施庆华,陈建平,蔡立旺,王永慧,王为,高进,孙艳茹. 2017

[12]黄秋葵标准化栽培技术. 陆忠恒,王陈,陆慧萍,李晓霞,季忻妤,崔春梅,王建国,顾马兵,张玉荣,袁春新. 2016

[13]大棚浅水藕黄秋葵小白菜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惠林冲,杨海峰,潘美红,薛萍,张新圣,陈振泰. 2017

[14]混料设计优化黄秋葵功能饮料配方. 刘佳新,颜廷才,刘春菊,唐明霞,李大婧,刘春泉,袁春新,顾拥建. 2019

[15]江苏沿海地区食用黄秋葵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王海洋,杨华,孙月宇,王为. 2020

[16]黄秋葵-荠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 程玉静,陈建军,邱晓峰,管冬梅,邱卫池,袁春新. 2019

[17]微波-超声联合提取参数对黄秋葵多糖和黄酮得率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唐明霞,李大婧,刘春泉,张钟元,江宁,牛丽影,袁春新. 2018

[18]黄秋葵耐盐材料的筛选及萌发期耐盐性相关分析. 王永慧,陈建平,张培通,蔡立旺,施庆华,王海洋. 2014

[19]NaCl胁迫对黄秋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永慧,陈建平,张培通,高进,周春霖,施庆华,王海洋. 2015

[20]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黄秋葵苗期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王永慧,陈建平,张培通,高进,周春霖,施庆华,周汝琴.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