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固相微萃取条件对橙汁主要挥发性成分GC-FID测定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牛丽影 1 ; 郁萌 1 ; 吴继红 2 ; 刘夫国 1 ; 刘春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橙汁;挥发性风味成分;气相色谱;峰面积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22 期

页码: 224-2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橙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方法进行测定。选取14种主要成分,比较固相微萃取过程中氯化钠添加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以及解吸时间对各成分测定峰面积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14种物质可分为两组,第1组有9种物质,其中包括5种C10H16的同分异构体以及辛醛、辛醇、香芹酮与巴伦西亚橘烯;第2组的5种物质中有3种为C10H18O的同分异构体以及丁酸乙酯和乙酸辛酯。对第1组物质影响最大的为氯化钠质量浓度,其次为解吸时间、萃取温度以及萃取时间;而解吸时间对第2组物质的影响最小。在橙汁体系中,不同结构组分对固相微萃取条件表现出的一致性,将为利用内标法或标准样品加入法同时定量橙汁多种挥发性成分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黄秋葵汁乳酸菌混菌发酵条件优化. 崔莉,李大婧,刘春泉,刘莹萍. 2015

[2]醋浸和干燥对大蒜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李大婧,刘春泉. 2015

[3]电子鼻检测辐照肉鸭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冯敏,汪敏,常国斌,张扬,赵永富. 2019

[4]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软罐头加工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 刘春泉,宋江峰,刘玉花,李大婧. 2010

[5]风鹅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徐为民,徐幸莲,周光宏,匡一峰,王道营,吴海虹. 2007

[6]剁椒坯盐水酱油与普通酱油香气特征比较分析. 李明浩,胡璇,夏延斌. 2011

[7]焦盐辣椒粉加工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熊学斌,夏延斌,张晓,邓后勤. 2012

[8]烹制加工对板栗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 2013

[9]辣椒汁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唐鑫,夏延斌,吴灿. 2014

[10]不同品种辣椒粉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熊学斌,夏延斌,张晓,邓后勤. 2012

[11]不同真空干燥温度对海南番木瓜粉香气成分SPME/GC-MS分析的影响. 杨保刚,潘永贵,陈文学,钟秋平,张伟敏,黄午阳. 2016

[12]超高压处理对即食板栗仁风味成分的影响. 弓志青,朱丹宇,刘春泉. 2011

[13]高油脂基质中硫丹及硫丹硫酸酯残留分析. 游名花,卢声宇,徐敦明,杨方,许雪琴. 2007

[14]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 蔡晓钰,姜宇,蒋宝南,刘腾飞. 2018

[15]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土壤中有机磷农药. 张丽,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董明辉. 2015

[16]茶鲜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 刘腾飞,董明辉,张丽,杨代凤,顾俊荣. 2016

[17]基于红外辐射处理的米糠多糖组分、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严薇,邓丽莎,王燕,刘强,刘兵,陶婷婷,刘珏,丁超. 2020

[18]蜂蜜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陈明,耿志明,王冉. 2005

[19]气相色谱法测定软胶囊中α-亚麻酸的含量. 李大婧,宋江峰,郑安俭,刘春泉. 2007

[20]菊酯类农药在梨中的多残留测定方法研究. 张存政,徐金男,骆爱兰,刘贤进.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