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乳酸菌和米根霉混合固态发酵对黑青稞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杰 1 ; 张文刚 1 ; 党斌 1 ; 杨希娟 1 ; 韩燕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西宁)

关键词: 黑青稞;乳酸菌;米根霉;混菌固态发酵;生化成分;营养品质;动态变化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9 年 24 期

页码: 88-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以黑青稞为原料,探究2株乳酸菌(R_1、R_5)、1株米根霉单独及混合发酵黑青稞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株菌株单独发酵过程中,R_5发酵的黑青稞其pH明显下降,最低达到4.32±0.01,且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株菌,最终达到2.52%±0.12%;而米根霉发酵的黑青稞其还原糖含量及乙醇含量明显高于R_1、R_5,最高分别达到(6.94±0.22)、(9.19±0.49) mg/g;R_1、R_5发酵得到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为接近且高于米根霉,最终分别达到(0.10±0.01)、(0.11±0.01) mg/g。混合发酵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能显著提高黑青稞发酵制品的营养品质、改善其风味,其中R_5+米根霉混合发酵的黑青稞制品在发酵过程中pH下降较快,且产酸较多,pH由降低5.65±0.08至4.16±0.08,总酸含量由0.48%±0.03%增加至7.16%±0.03%,乙醇含量较低,最终仅为(8.25±0.35) mg/g,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最终达到(0.11±0.01) mg/g,同时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发酵组合,48 h评分最高,达到(86±0.89)分,适宜发酵制备低酒精、高营养型黑青稞制品。而R_1+米根霉混合发酵的黑青稞制品产酸较少,但其乙醇含量最高,最终达到(9.80±0.60) mg/g,适宜发酵低酸、高酒精黑青稞发酵制品。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混合固态发酵48 h时其黑青稞制品营养品质及感官特性最佳。根据发酵黑青稞产品的品质及风味要求,可选择适宜的混合发酵菌株。该研究可为开发黑青稞产品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不同沙棘种和亚种籽及油的生化成份研究初报. 忻耀年,周伯川,李静,鲍元奇,薛亚琳,K.Aitzetmüller,G.Werner,徐永昶. 1996

[2]乐都紫皮大蒜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方云花,刘青元,王丽慧,李莉. 2012

[3]大通县三种小檗的小檗碱含量动态变化. 向前胜,王宁,赵越,邹林有,孙奎,王凯月. 2016

[4]尖扎核桃果实生长发育特性. 史文君. 2023

[5]自然生境下菊芋3种碳水化合物含量积累及动态变化研究. 李屹,王丽慧,赵孟良,孙雪梅,李莉. 2016

[6]青海湟水流域农田典型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定位研究. 孙小凤,阿继军. 2003

[7]青海高原麻叶荨麻主要营养物质动态变化研究. 邹林有. 2012

[8]乐都紫皮大蒜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方云花,刘青元,王丽慧,李莉. 2012

[9]青海地区6个甜樱桃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动态变化. 郝帅棋,郭青云,李霖灏,袁华宁. 2025

[10]青稞分层碾磨中各层粉体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分布差异. 赵萌萌,党斌,张文刚,张杰,杨希娟,甘生智. 2021

[11]不同酒曲对青稞甜醅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马文珍,党斌,郑万财,杨希娟. 2024

[12]不同粒色青稞营养品质与抗氧化活性物质差异性分析. 张帅,吴昆仑,姚晓华,迟德钊. 2017

[13]不同芜菁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马一栋,李晓娟,赵孟良,张海旺,韩睿,赵家兴,赵凤,任延靖. 2021

[14]不同粒度青稞粉的品质特性. 郭慧珍,杨希娟,党斌,梁峰,马萍. 2023

[15]种植密度对根用菊苣表型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王贵,王莹,周振婕,李娟,张春昊,阳攀,郭晓竹,李江,孙雪梅. 2022

[16]刈割留茬高度对青稞饲草与籽粒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王小萍,白羿雄,姚晓华,姚有华,李新,安立昆,吴昆仑. 2023

[17]青海省3个区域种植青稞的品质特性分析. 李君,党斌,张杰,迟明,杨希娟. 2022

[18]日光温室有机土壤栽培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杜中平. 2011

[19]高原地区不同青蒜品种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唐有林,田洁. 2021

[20]不同营养液EC值对叶用莴苣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阳攀,姜永强,文雅,张广楠,孙雪梅.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