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玉米花色苷辅色配方优化及其对紫玉米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庞文倩 1 ; 于蕊 1 ; 李大婧 1 ; 刘春菊 1 ; 白冰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紫玉米;花色苷;组分;色泽;质地;滋味;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1003-5788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96-202,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热加工过程中紫玉米花色苷的辅色配方。方法:以果糖、单宁酸和果胶作为辅色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玉米花色苷的辅色配方,并以未处理的紫玉米作为对照,对不同处理后紫玉米花色苷组分、色泽、质地、滋味和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最佳辅色配方为果糖质量分数19%、单宁酸质量分数0.07%、果胶质量分数1.9%。与对照组相比,经最佳配方辅色处理后紫玉米中矢车菊-3-O-葡萄糖苷、天竺葵-3-O-葡萄糖苷和芍药-3-O-葡萄糖苷含量分别增加了77.64%,64.82%,54.75%,总花色苷含量增加了67.98%;色泽L*值、b*值和ΔE值均下降,a*值增加;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增加,弹性、内聚性降低;苦、涩和涩的回味差异不大,酸、甜、咸、鲜、苦的回味及鲜的回味存在差异;在0.02~0.10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紫玉米花色苷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为39%~79%,54%~74%,27%~67%。结论:果糖质量分数19%、单宁酸质量分数0.07%、果胶质量分数1.9%的组合对紫玉米花色苷的辅色效果最佳。

  • 相关文献

[1]热压加工过程中紫玉米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色泽变化. 庞文倩,刘春菊,李大婧,李越,赵邯,牛丽影,吴海虹,白冰,陈艳萍,袁建华,朱野. 2023

[2]杀青方式对秋季黄金芽绿茶品质的影响. 叶禹彤,艾仄宜,李荣林,穆兵,田洋,杨亦扬. 2022

[3]山楂叶提取物不同极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龚霞,巫永华,刘恩岐,李超,陈尚龙. 2016

[4]山楂叶多酚的纯化及其抗氧化特性与组分分析. 巫永华,刘恩岐,张建萍,陈尚龙,陈安徽,邵颖. 2020

[5]草莓花色苷物质鉴定及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袁华招,庞夫花,王静,蔡伟建,夏瑾,赵密珍. 2023

[6]热处理条件对蓝莓汁中花色苷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刘小莉,胡根河,陆卿卿,仇小妹,周剑忠. 2016

[7]不同光质处理对采后桃果皮色泽及花色苷代谢的影响. 池铭,孙丽娟,马立杰,赵婧,周宏胜,凌军,罗淑芬,李国锋,李鹏霞,张映曈. 2023

[8]不同周期蓝光处理对采后桃果皮色泽及花色苷代谢的影响. 池铭,孙丽娟,郝浩然,刘思含,周宏胜,凌军,李鹏霞,郭正兵,张映曈. 2024

[9]超高压辅助提取桑葚花色苷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鹏,马剑,张宏志,王英,王愈,马艳弘,李志刚,袁永生. 2021

[10]蓝莓酒渣花色苷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刘晨,刘安军,马艳弘,郑捷,黄开红,李亚辉. 2015

[11]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花色苷纳米颗粒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双健,邸清茹,龚敏慧,李思媛,周剑忠,范琳琳. 2024

[12]辅色处理对蓝莓汁色泽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周剑忠,陆卿卿,刘小莉,王英,张丽霞,黄自苏. 2014

[13]不同芥菜的滋味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 罗耀华,刘晓鸣,李月,江玉琴,罗凤莲. 2018

[14]三种家禽血豆腐凝胶特性和滋味研究. 王鑫,王道营,徐为民,邹烨,方维明,田宏伟,周富裕. 2021

[15]草莓粗酶液促进发酵改善秋季红茶的理化品质. 艾仄宜,李荣林,叶禹彤,赵飞,马圣洲,庞夫花,穆兵,杨亦扬. 2021

[16]不同品种糯玉米组分对其煮制后食用品质的影响. 唐明霞,邱启程,袁春新,冯英委,陈国清,陈洁. 2013

[17]18种玉米组分对其饮料产品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 唐明霞,陈惠,顾拥建,冯英委,陆虎华,陈洁. 2014

[18]不同基因型菜薹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分析. 何玲莉,佘旭东,李军,蒋明敏,牟建梅,张国芹. 2018

[19]蓝莓酒澄清稳定处理中组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 李亚辉,周剑忠,马艳弘,张宏志,王英. 2019

[20]不同成熟期黄肉桃糖酸组分的测定. 钱巍,严娟,马瑞娟,俞明亮,蔡志翔.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