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贵臣 1 ; 田齐建 1 ; 任元 1 ; 冀彩萍 2 ; 孟俊文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太原生态工程学校
关键词: 玉米;特早熟;新品种;选育;众德丰1号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0 年 008 期
页码: 140-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德丰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P 10-95为母本,自选系P 13-606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6年、2017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892.0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5.7%,2018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006.2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6.9%.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品质优良等特点.生育期122 d,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及有效积温≥2 200℃的地区种植.
- 相关文献
[1]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8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曹昌林. 2013
[2]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阳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董民堂,李凌雨,王学雄,扆锁成,闫彩清,王美霞,王创云. 2012
[3]玉米新品种晋阳5号的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 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董民堂,孙常青,高伟. 2017
[4]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69号的选育及应用. 石平,陈稳良,白琪林,梁改梅. 2011
[5]浅谈玉米宜机收新品种选育策略. 邢荣平. 2018
[6]玉米新品种太玉96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董民堂,白琪林,闫彩清,于小慧,王晋,韵晓冬. 2019
[7]玉米新品种晋单53号的选育. 郑联寿,智建奇,贾志森,马淑文,张素珍,李鹏,郑义. 2008
[8]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强盛121的选育. 王磊,尚霄,吴利珍. 2021
[9]玉米新品种先赢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闫彩清,李盛,王学雄,李凌雨,王彬. 2020
[10]特早熟玉米自交系农艺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其改良. 刘守渠,段运平,王贵彩,郭峰,撖晓东. 2012
[11]特早熟玉米夏播试验. 赵随堂,徐劲松,朱翠芳,徐瑞洋. 1999
[12]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L-6的选育. 张海生,李秀珍,吴聚兰,张鑫鑫. 2012
[13]菜用大豆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韩志玲,樊智翔,安伟,仇鹏,赵丽芳,李鹏. 2019
[14]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王立明,张国宏. 2018
[15]小黑麦新品种晋饲草1号的选育. 任永康,崔磊,牛瑜琦,杨峰,郭庆,唐朝晖,逯成芳,孙玉. 2017
[16]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5号’的选育. 王建雄,王志虹,张姝鑫,景玉川,白洁,韩启亮. 2018
[17]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选育报告.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周伟. 2009
[18]大豆新品种晋豆40号选育报告. 张小虎,曹雄,张振晓. 2011
[19]冬小麦新品种汾4846选育报告.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 2008
[20]蓖麻新品种汾蓖10号选育报告. 曹越,王宙,王宏伟,张宏斌,王亚,李红玉,郭志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西省甜糯等特用玉米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作者:孟俊文;马海林;王笑;卢保红
关键词:甜糯玉米;育种技术;产业前景;山西省
-
藜麦八宝粥的制备工艺
作者:梁霞;周柏玲;王海平;任元
关键词:藜麦;八宝粥;赖氨酸AAS营养评价;响应面法;感官评价
-
HPLC测定紫玉米中花青素的含量
作者:孟俊文;田翔
关键词:紫玉米;花青素;高效液相色谱
-
藜麦-小麦粉的流变学特性及其面条研制
作者:梁霞;孟婷婷;周柏玲;田志芳;任元
关键词:藜麦粉;品质特性;面条;质构特性;感官评价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藜麦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董艳辉;于宇凤;温鑫;王亦学;聂园军;侯丽媛;李亚莉;刘江;任元;王育川;曹秋芬;吴慎杰;王斌;秦永军
关键词:藜麦;连作;高通量测序;根际土壤;生物多样性
-
玉米花期根系结构的表型变异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小琼;郭剑;代书桃;任元;李凤艳;刘京宝;李永祥;张登峰;石云素;宋燕春;黎裕;王天宇;邹华文;李春辉
关键词:玉米;节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杂交玉米养分利用遗传特性与产量潜力的关系
作者:褚清河;田齐建;张威
关键词:玉米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氮磷单施与配施;杂交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