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基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丽 1 ; 王万兴 2 ; 索海翠 3 ; 胡新喜 1 ; 秦玉芝 1 ; 李小波 3 ; 熊兴耀 1 ;

作者机构: 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基因;酶促褐变;基因表达;分子改良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0 年 014 期

页码: 4629-46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多酚氧化酶(PPO)是果蔬发生酶促褐变的关键酶.在有氧条件下,PPO能够催化酚类化合物产生醌,而醌能够进一步通过与细胞内大分子聚合反应产生色素物质沉积在损伤组织表面,从而发生酶促褐变.酶促褐变导致植物组织表面发生褐变,并伴随着果蔬产品营养及感官品质的下降,是果蔬等农产品加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深入了解多酚氧化酶基因对今后抗酶促褐变品种的培育以及分子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综述从PPO基因与酶促褐变的关系、基因表达模式、蛋白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在茄科类植物上的研究进展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基因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作物抗酶褐变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黄建安,黄意欢,李家贤,罗军武,李娟,刘仲华. 2008

[2]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SNP分析. 黄建安,黄意欢,罗军武,李家贤,龚志华,刘仲华. 2007

[3]水稻耐冷性鉴定研究进展. 唐璇,吕树伟,范芝兰,陈文丰,潘大建,李晨. 2023

[4]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及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曾璐,李小波,熊兴耀. 2019

[5]淮山褐变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李山林,张雁,廖娜,钟立煌,王佳佳. 2022

[6]观赏向日葵花青素苷合成途径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张剑亮,潘大仁,周以飞,王占成,华树妹,侯黎丽,随粉粉. 2009

[7]猪葡萄球菌ExhB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杨彩娟,张曦,蒋智勇,陈德坤,宋长绪. 2009

[8]柑橘黄龙病菌与柑橘根系关系研究进展. 雷梦英,杨贤智,黄少彬. 2018

[9]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李小波,熊兴耀. 2019

[10]‘砂糖橘’夏梢生长对幼果和离区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黄永敬,陈杰忠,曾继吾,吴文,张瑞敏,朱从一. 2017

[11]非洲菊花瓣GASA家族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刘小飞,王小菁,彭建宗. 2019

[12]植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李涛,苏慧慧,黎振兴,李植良,徐小万. 2015

[13]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王文治,冯翠莲,曾军,熊国如,张树珍. 2017

[14]柑橘黄龙病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4个小RNA的检测及功能分析. Tanzeela Zia,陈书林,丰瑞英,程保平,赵弘巍. 2018

[15]木薯SYP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李文绮,阮孟斌,王斌,赵平娟,彭明. 2014

[16]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单糖转运蛋白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蔡文伟,张树珍. 2015

[17]粗胫翠尺蛾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灯光对其表达量的影响. 姚琼,全林发,徐淑,董易之,李文景,池艳艳,陈炳旭. 2022

[18]自发气调包装对芥蓝采后叶绿素降解及品质保持的影响. 王玲,戴凡炜,吴继军,叶明强,陈飞平,戚英伟,罗政,陈敏惠,陈于陇. 2023

[19]水杨酸引发提高低温下水稻种子萌发活力的生理与分子效应. 陈兵先,张琪,戴彰言,周旭,刘军. 2024

[20]小麦TaWRKY51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和转基因功能鉴定. 王瑞,吴华玲,张铭,倪中福,孙其信.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