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苄氨基嘌呤对绿芦笋采后木质化衰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任佳 1 ; 乔勇进 1 ; 王海宏 1 ; 黄飞达 2 ; 陈召亮 1 ; 张学生 2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

2.上海绿笋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

关键词: 芦笋;6-苄氨基嘌呤;木质化;纤维化;衰老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69-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有效地控制芦笋采后老化,延长芦笋的货架期,采用10、20、30mg/L的6-苄氨基嘌呤常温下浸泡处理芦笋15min,并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在4℃、湿度85%~95%条件下贮藏,测定叶绿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纤维化相关酶类活性及商品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至贮藏期第15天,20mg/L处理的芦笋叶绿素含量为40.99mg/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为0.87×10-3μmol/g;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分别为4.22%和2.43 U/g,极显著低于对照;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商品率为78.08%,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证明,20 mg/L6-苄氨基嘌呤处理效果最佳,较好地控制了木质化和纤维化进程,从而有效地延缓了芦笋的衰老。

  • 相关文献

[1]种植年限对设施芦笋土壤肥力与生物活性的影响. 周德平,吴淑杭,褚长彬,刘芳芳,姜震芳,范洁群. 2011

[2]桑黄等十种食药用菌抗氧化和延缓衰老功效的比较研究. 汪雯翰,张劲松,杨焱,严梦秋,吴迪,吴娜,章慧. 2013

[3]蓝莓采后衰老机理与综合保鲜技术. 王凯晨,乔勇进,唐坚,陆敏,马丽. 2015

[4]植物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 袁政,张大兵. 2002

[5]食用菌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与展望. 乔勇进,张娜娜,戚文元,张辉,归蔚羚. 2015

[6]Neuro-2A神经元衰老细胞模型的构建及桑黄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 汪雯翰,张劲松,杨焱,王钦博,吴迪,颜梦秋. 2012

[7]草菇发育过程中某些衰老因子的变化. 郑海歌,陈明杰,顾向红. 1991

[8]桑黄等十种食药用茵抗氧化和延缓衰老功效的比较研究. 汪雯翰,张劲松,杨焱,严梦秋,吴迪,吴娜,章慧. 2013

[9]氯化钙结合不同包装材料对茭白采后衰老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董桂君,乔勇进,刘晨霞,柳洪入,王桂英,王春芳. 2022

[10]调控月季开花及衰老过程机制的研究进展. 许俊旭,杨柳燕,蔡友铭,张永春,李心,李青竹. 2019

[11]高能电子辐照对猕猴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周慧娟,叶正文,施春晖,骆军. 2015

[12]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芦笋中熊果酸的研究. 崔星明,王勇为,陈光宇. 2004

[13]芦笋紫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和药剂筛选研究. 曾蓉,陆金萍,陈文俊,宋荣浩,童蕴慧,戴富明. 2011

[14]芦笋饲养甜菜夜蛾对其种群生长发育、繁殖力和存活的影响. 滕海媛,史苹香,袁永达,张天澍,王冬生. 2010

[15]种植年限对设施芦笋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周德平,褚长彬,刘芳芳,范洁群,姜震方. 2012

[16]6种药剂防治芦笋蓟马的研究. 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滕海媛. 2011

[17]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芦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周德平,褚长彬,范洁群,姜震方,吴淑杭. 2014

[18]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在芦笋上的残留及长期膳食风险评估. 门殿英,刘泽辉,韩薇,马琳,温广月,董茂锋,赵莉,王伟民.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