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与食用安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艳芳 1 ; 尚德荣 1 ; 康绪明 1 ; 翟毓秀 1 ; 王联珠 1 ; 盛晓风 1 ; 丁海燕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铜藻;无机元素;稀土元素;食用安全评价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21 年 40 卷 001 期

页码: 109-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2018年10—12月采集于浙江、山东和辽宁沿海海域的铜藻样品中5种常量元素、14种微量元素以及16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铜藻中As的形态,以阐明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和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5种常量元素中,K的平均含量最高,为6.95×104 mg/kg(干质量),其次为Na的平均含量,达3.08×104 mg/kg,而P的平均含量最低,仅有0.15×104 mg/kg;对14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铜藻含有丰富的Fe(889.12~1164.17 mg/kg)和Sr(1001.76~2010.13 mg/kg);Cd和Pb的含量很低,食用风险较低;铜藻中的砷主要以无机砷酸盐As(Ⅴ)形态存在,占总As含量的70%以上,食用风险较高.铜藻中总稀土元素含量为2.77~6.49 mg/kg,其中轻稀土元素的含量约为重稀土元素的2.0~2.5倍.综上,铜藻含有丰富的无机营养元素和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与医药保健价值.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中可食部分砷的含量特征及食用安全评价. 夏邦华,黄晓丽,高磊,王鹏,郝其睿,陈中祥,汤施展,白淑艳,杜宁宁,韩英,覃东立. 2022

[2]枸杞岛铜藻垂直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 毕远新,章守宇,王伟定,吴祖立. 2014

[3]响应面优化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褐藻多酚的提取及其结构鉴定. 王育信,田晓清,李骄洋,屠璐丹,谭淑云,吴文惠,包斌. 2018

[4]水深对铜藻光合作用、营养组成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孟沛艺,房景辉,王强,汪文俊. 2024

[5]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稀土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于淼,石学法,李传顺,黄牧,杨宝菊,杨刚,吕华华. 2017

[6]2008年夏季青岛近海浒苔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赵艳芳,宁劲松,尚德荣,翟毓秀. 2010

[7]汕头地区不同采收期坛紫菜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陈胜军,于娇,胡晓,杨贤庆,李来好,戚勃. 2020

[8]四角蛤蜊的无机元素含量分析和评价. 王彩理,秦小明,沈建,滕瑜. 2012

[9]前处理方法对ICP-OES测定水产品中无机元素的影响. 宁劲松,段元慧,尚德荣,李沂光,卢立娜,翟毓秀. 2016

[10]陶氏太阳海星的营养评价. 滕瑜,苑德顺,王东升,王平,王彩理. 2016

[11]印度洋热液区贻贝及栖息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特征分析. 李景喜,孙承君,蒋凤华,郑立,王帅,陈军辉,王小如. 2017

[12]热带海洋生物稀土元素生态化学特征分析研究. 李景喜,郑立,孙承君,蒋凤华,尹晓斐,陈军辉,韩彬,王小如. 2016

[13]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李景瑞,刘升发,冯秀丽,孙兴全,石学法. 2016

[14]西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 褚征,胡宁静,刘季花,高剑峰,朱爱美,高晶晶,张辉. 2016

[15]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QDZ03孔稀土元素组成与物源判别. 仇建东,王双,刘健,张勇,孔祥淮. 2016

[16]太平洋东马里亚纳海盆多金属结核成因及品位控制因素. 曹德凯,任向文,石学法. 2017

[17]中国东南入海河流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郭玉龙,杨守业,苏妮,印萍,王中波. 2018

[18]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残余氧化物超显微组构及REE特征. 李兵,石学法,叶俊,方习生,张迎秋,高晶晶. 2016

[19]冲绳海槽岩心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指示. 胡思谊,曾志刚,殷学博,朱博文,方雪,齐海燕. 2019

[20]西太平洋新不列颠海沟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 林刚,陈琳莹,罗敏,陈多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