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喆 1 ; 郝瑞丽 1 ; 陈利青 1 ; 马芳芳 1 ; 韩渊怀 1 ; 张彬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遗传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小米;黄色素;叶黄素;玉米黄质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761-765
摘要: 为建立一种测定小米黄色素更加高效、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提取3个小米品种的类胡萝卜素,采用C18和C30色谱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中绿米的叶黄素含量和玉米黄质含量均低于白米和黄米,而白米的叶黄素含量和玉米黄质含量低于黄米;C30色谱柱与三元梯度洗脱模式结合的方法分离结果比较好,C30色谱柱方法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在更早时间内完成基线分离,并在0.034~50μ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玉米黄质和叶黄素的检测限分别为0.016,0.013μg/m L。采用C30色谱柱对小米黄色素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更精确,黄米中黄色素含量较白米、绿米更丰富。研究结果可为优质谷子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小米陈化过程中脂肪氧合酶与黄色素变化特征的研究. 孙海峰,王丽霞,王玉文,李文德. 2008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香酥梨中6种有机酸含量. 李彩林,杨志国,王华瑞,李美萍. 2019
[3]不同施肥条件对谷子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的影响. 董倩楠,刘艳芳,程丽萍,郭二虎,陕永杰,张美萍. 2018
[4]小米吸水特性及其与蒸煮时间的相关性. 张义茹,张彬,马芳芳,邢国芳,李红英,韩渊怀. 2015
[5]山西小米与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张桂英,张喜文,申瑞玲,李萍,杜文娟,姜龙波. 2018
[6]不同品种小米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分评价. 冯耐红,侯东辉,杨成元,陈丽红,李婧,岳忠孝,沈群,田翔. 2020
[7]小米脂氧合酶活性与储藏稳定性关系. 刘晶,程璐,张瑞杰,候蕊,韩渊怀,张彬,李红英. 2018
[8]半干法磨制对小米粉及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靳志强,白变霞,赵晋峰,陈艳彬,王玺. 2018
[9]小米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以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为例. 马慧敏,任红燕,李惠,金辉,邢虹娟,薛燕琴. 2021
[10]小米品种特性与米发糕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张桂英,杜文娟,王玲,姜龙波,张国权,袁峰,刘丽,张文兴. 2020
[11]山西十种小米理化指标及蒸煮特性研究. 杨成元,侯东辉,陈丽红,李婧,岳忠孝,冯耐红,贾丽艳. 2020
[12]谷子萌芽期营养品质变化及氨基酸组分评价. 冯耐红,岳忠孝,侯东辉,李婧,陈丽红,杨成元. 2020
[13]小米蛋白质研究进展. 杨春,田志芳,卢健鸣,杨秀丽,丁卫英. 2010
[14]基于GC-MS评估不同预处理对小米代谢物提取的影响. 田翔,薄涛,康瑜,刘超,乔治军. 2022
[15]不同气候和土壤对小米品质的影响. 张艾英,郭二虎,刁现民,范惠萍,李瑜辉,王丽霞,张莉,王瑞,王军,郭红亮,韩芳,程丽萍,吴引生. 2019
[16]小米食味(适口性)评价方法研究. 李中青,李齐霞,孙万荣,宋艳芳,霍成斌,王根全,王敏. 2009
[17]浅析小米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郭宏亮,郭二虎,王军,范惠萍,王秀清,程丽萍. 1999
[18]几种杂粮的营养及其保健食品的开发. 卢健鸣,杨春,巫东堂,高忠东. 2001
[19]小米杂粮保健主食品的研制开发. 卢健鸣,杨春,康继民,徐琳. 2004
[20]山西不同品种谷子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杨斌,张喜文,张国权,李萍,张文兴.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WGCNA挖掘谷子淀粉合成相关基因
作者:胡萌萌;张丽玲;张雅坤;郄倩茹;任碧云;侯思宇;朱喆标;高建华;王海岗;李旭凯;韩渊怀
关键词:谷子;淀粉;Waxy基因;WGCNA
-
不同基因型荞麦遗传转化体系初探
作者:王欣芳;冯晋芳;侯思宇;冯晋华;杜伟;冯红梅;韩渊怀;刘龙龙;马名川;王俊珍;孙朝霞;李红英
关键词:荞麦;植物激素;愈伤组织;正交实验;遗传转化
-
谷子WRKY转录因子对白发病菌胁迫的响应
作者:王慧娜;王鹤;韩彦卿;田娜娜;程富英;张义茹;韩渊怀
关键词:谷子;WRKY转录因子;白发病菌;功能预测
-
苦荞突变体库构建与突变体中芦丁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作者:孙朝霞;侯思宇;郝彦蓉;王东航;高豪;韩渊怀;李红英;刘龙龙;周美亮
关键词:苦荞;突变体;芦丁;基因表达
-
谷子TCP基因家族成员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连卜颍;王喆;韩尚玲;侯思宇;韩渊怀;李红英
关键词:谷子(Setaria italica);TCP;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分析
-
基于多组学解析作物杂种优势机制及其利用展望
作者:史关燕;赵雄伟;韩渊怀
关键词:杂种优势;分子遗传机制;多组学预测;作物杂交育种
-
对甘薯快繁体系的优化
作者:任清铭;王喆;赵娟;王育选;张彬
关键词:甘薯;快繁体系;外源激素;切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