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夏季绿茶发酵产品研制及其品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忠英 1 ; 崔继来 2 ; 周洁 2 ; 王菲 2 ; 靳会巧 2 ; 杨婷 1 ; 冉乾松 3 ; 李琴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2.信阳师范学院

3.贵州大学茶学院

关键词: 夏季绿茶;发酵;菌种;工艺参数;品质评价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54-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夏季绿茶滋味苦涩,品质远不及春茶,为提高夏季绿茶滋味品质、拓宽资源利用,文章以夏季绿茶为原料,筛选最佳发酵菌种,研制夏季绿茶发酵产品。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优化试验,探究夏季绿茶发酵产品最佳工艺参数,并检测分析夏季绿茶发酵产品的主要生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乳酸菌对夏季绿茶浸提液发酵作用效果较佳,优于双歧杆菌和酵母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进一步确定发酵产品的加工参数为:茶水比1:51.3、加糖量10 g、发酵温度49 ℃、发酵时间19 h,制得的发酵产品入口微甜,尚醇,有茶香,不苦不涩,滋味较好,评分为7.4分。对比发酵前,乳酸菌发酵茶产品的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68%、0.91%、0.21%,咖啡碱含量变化不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下降14.37%。乳酸菌发酵,能有效改善夏季绿茶滋味品质,又兼具两者的营养成分与生理功效,这可为夏季绿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菜籽粕固体发酵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李莉娜,张林鑫,张凯凯,陈浩林,粟朝芝,吴仙. 2019

[2]贵州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多酚品质分析评价. 赵华富,高秀兵,刘晓霞,曹雨,周顺珍,周国兰. 2016

[3]葛藤不同青贮方法与效果的比较试验. 杨蓉,林鹏飞,吴光松,黄维江,任丽群,李平,顾丽菊,张芸,王鑫,燕志宏. 2018

[4]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蒸谷米的品质特性. 雷月,宫彦龙,邓茹月,张大双,朱速松,唐会会,陈重远,张志斌. 2021

[5]贵州引种柑橘果实的可溶性糖组分与含量特征. 林乾,李文云,罗怿,王小柯,柏自琴,李金强. 2023

[6]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品种贵州禾酿酒适宜性品质评价. 雷月,宫彦龙,唐会会,李祖军,朱速松,张玉珊. 2023

[7]贵州不同产区蜂糖李果实糖酸组分差异及品质评价. 王红林,解璞,马玉华,赵凯,王红,赵晓珍,郑乾明. 2024

[8]苦丁红茶工艺试验及品质分析. 刘晓霞,郑文佳,何萍,申东. 2007

[9]贵州工夫红茶不同萎凋时间对比研究. 申东,杨秀龙,黄恭清. 2013

[10]不同含水量对金汤红茶发酵与品质的影响. 申东,彭忠,彭刚,石军. 2017

[11]苦丁红荼工艺试验及品质分析. 刘晓霞,郑文佳,何萍,申东. 2007

[12]不同辣椒品种对辣椒酱发酵品质的影响. 孙小静,王雪雅,蓬桂华,陆宽. 2017

[13]佛手瓜凝固型酸奶制作工艺优化. 石彬,李咏富,何扬波,龙明秀,梁倩. 2019

[14]不同菌种发酵水豆豉风味多肽的差异. 俞露,陈勤,黄建敏,周俊良. 2017

[15]不同腐熟菌剂对鸡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柳玲玲,范成五,芶久兰,秦松. 2015

[16]水漂对苦丁红茶制茶工序及品质的影响. 申东,左龙舟,何萍,郑文佳,刘思伟. 2012

[17]苦丁红茶加工工艺试验及品质分析. 刘晓霞,郑文佳,何萍,申东. 2007

[18]乳酸杆菌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柳玲玲,孙长青. 2015

[19]菜粕的生物发酵脱毒试验. 任荣清,黄波,张洁,潘红,蔡一鸣. 2012

[20]接种发酵对酸菜品质的影响. 孟繁博,张万萍,吴康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