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海南番木瓜香气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皋香 1 ; 施瑞城 1 ; 谷风林 2 ; 张彦军 2 ; 吕岱竹 3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关键词: 番木瓜;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14 期

页码: 148-151,1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番木瓜香气成分,考察萃取头类型、萃取时间、样品量和氯化钠添加量4个单因素对萃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样品量:6g番木瓜浆液;氯化钠添加量:3g;萃取时间:30min。将此条件下所得谱图与标准谱图比对分析,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0.82%,番木瓜主要香气化合物为甲苯(36.68%)、芳樟醇(33.55%)、异硫氰酸苄酯(7.04%)、顺式芳樟醇氧化物(2.56%)和氧化芳樟醇(1.46%)。

  • 相关文献

[1]不同热力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孔祥琪,施瑞城,张彦军,谭乐和. 2018

[2]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牛奶中氯氟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残留. 张群,吴南村,马晨,张月,刘春华. 2020

[3]咪鲜胺及2,4,6-三氯苯酚在牛奶中的残留检测方法. 吴琼,吕岱竹,韩丙军,黄海珠,张艳玲. 2017

[4]桂七芒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ZHANG Ming,张明,SHUAI Xixiang,帅希祥,MA Feiyue. 2018

[5]我国番木瓜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Fang Lei,方蕾,Liu Yangyang,刘洋洋. 2015

[6]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中国番木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Zhou Peng,周鹏,Shen Wentao,沈文涛,Yan Pu,言普,Li Xiaoying,黎小瑛. 2012

[7]番木瓜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杜中军,徐兵强,黄俊生,徐立,王家保. 2004

[8]番木瓜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离技术的研究. 张建波,沈文涛,言普,黎小瑛,周鹏. 2011

[9]番木瓜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 (PaMsrB1)的真核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LIE Zhang,张列,Wen Tao Shen,沈文涛,De Cai Tuo. 2015

[10]番木瓜泛素活化酶基因CpUBA1的功能分析. 决登伟,舒波,刘丽琴,王一承,石胜友. 2017

[11]嫁接对黄色樱桃番茄果实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子记,刘维侠,牛玉,杨衍. 2020

[12]HS-SPME-GC-TOF-MS分析云南怒江草果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吴桂苹,段君宇,朱科学,谷风林,秦晓威,郝朝运,杨毅. 2020

[13]3种不同萃取方法对黑胡椒香气物质的气质联用分析. 王珏,钟壹鸣,孙也乔,胡丽松,伍宝朵,郝朝运,范睿. 2022

[14]红心火龙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殷俊伟,龚霄,王晓芳,刘洋洋,李积华,李亚军. 2016

[15]不同砧木对樱桃番茄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子记,刘维侠,牛玉,杨衍. 2021

[16]嫁接对大果番茄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子记,刘维侠,牛玉,杨衍. 2020

[17]发酵与焙烤对可可豆香气影响的GC-MS分析. 易桥宾,谷风林,房一明,徐飞,那治国,赵友兴. 2015

[18]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 贺书珍,张彦军,徐飞,朱科学,谭乐和,吴刚,吴莉莉. 2015

[19]六个荔枝品种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董晨,李金枝,王弋,郑雪文,全振炫,李伟才. 2024

[20]生物除臭液对橡胶湿凝块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程盛华,丁丽,袁源,黄红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