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菇"沪香F2"自交群体产量等性状的GWA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沁閻 1 ; 李巧珍 2 ; 向泉桔 1 ; 尚晓冬 2 ; 章炉军 2 ; 辜运富 1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香菇子实体;农艺性状;GWAS;SNP;候选基因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650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6 期

页码: 1280-12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有效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提高香菇产量,挖掘定位SNP位点与候选基因。【方法】以“沪香F2”自交后代的100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供试菌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结合在栽培过程中统计的子实体产量相关性状表型数据,开展单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结果】定位到产量性状相关的主效区间位于1号染色体2 585 129~4 051 693区段,共有1 306个显著SNP位点;定位到与菇蕾性状中一潮平均蕾数关联的29个SNP显著位点,与一潮现蕾天数性状关联的199个SNP显著位点;定位到与菌棒品质性状中的软硬度性状关联的109个SNP显著位点,与转色性状关联的29个SNP显著位点;筛选到与产量性状相关的12个候选基因,与菇蕾性状相关的10个候选基因,与菌棒品质性状相关的2个候选基因。【结论】首次利用GWAS分析香菇单亲本群体,为改良香菇产量提供有效的候选分子标记,有利后续分子辅助育种开展,同时为后续功能基因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斑玉蕈栽培菌株遗传变异与生长速率GWAS分析. 龚明,李燕,鲍大鹏,尚俊军,杨瑞恒,周陈力,万佳宁,吴莹莹. 2021

[2]青花菜与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分子鉴定. 姚雪琴,谢祝捷,李光庆,李媛. 2010

[3]利用重测序和集团分离分析鉴定水稻中胚轴延长相关染色体区域. 李亚南,严明,冯芳君,吴金红,徐小艳,范佩清,梅捍卫. 2017

[4]一个水稻抗逆候选基因OsHMGB3的鉴定与评价. 陈守俊,刘鸿艳,罗利军. 2012

[5]桃果实糖代谢研究进展. 叶正文,李雄伟,马亚萍,刘盼,苏明申,周京一,杜纪红. 2019

[6]甜玉米中F2:3群体可溶性糖和子粒嫩度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党冬冬,秦涛,于典司,顾炜,阮燕晔,郑洪建,王慧,关媛. 2024

[7]鸡多趾性状研究进展. 汤琳琳,黄启忠,周震祥,孟和. 2011

[8]白菜型油菜开花时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江建霞,李延莉,蒋美艳,朱吉风,周熙荣,王伟荣,沈淳,张俊英,杨立勇. 2021

[9]绿壳蛋鸡与白来航蛋鸡microRNA变异及其靶基因预测分析. 管毓渝,廖荣荣,王振,赵静,陈振亮,张哲,肖倩,孙浩,王起山. 2016

[10]基于GBS技术的新杨绿壳纯系蛋鸡SNPs检测. 张彩云,王晓亮,涂盈盈,叶绍辉,姚俊峰,杨长锁. 2018

[11]基于限制性内切酶的简化基因组测序在家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张彩云,朱丽慧,姚俊峰,杨长锁. 2018

[12]糯玉米‘沪五彩花糯1号’品系特异性2b-RAD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李全林,王义发,韩晴,袁政,沈雪芳. 2016

[13]基于SNPs标记的猪肉DNA溯源技术的研究. 张小波,吴潇,何慧,朱连龙,唐雪明. 2011

[14]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张美彦,宋春艳,于海龙,谭琦,徐珍,王瑞娟,章炉军,尚晓冬. 2019

[15]浙东白鹅IGF1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及与体重性状关联分析. 张雨婷,王翠,刘毅,杨云周,王惠影,李光全,王贤泽,龚绍明,何大乾. 2023

[16]利用PCR产物混池重测序检测梨褐皮关联SLAF标签多态性. 蒋爽,王晓庆,施春晖,李水根,骆军. 2024

[17]基于RFLP-PCR的猪肉溯源技术研究. 吴华莉,涂尾龙,曹建国,吴潇,常华,都启晶,谈永松. 2017

[18]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Melanocortin 4 Receptor (MC4R)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laughter Traits in the Landes Goose. Huang, Yi,Wang, Yan,Liu, Yiping,Huang, Yi,He, Daqian. 2010

[19]Ontogenic Expression Pattern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gamma) Gene in Goose Populations. Wu, Hua-Li,Wang, Hui-Ying,He, Da-Qian,Liu, Yi,Gong, Shao-Ming,Wu, Hua-Li,Kong, Fan-Li,Zhu, Qing. 2012

[20]转基因青蒿与其野生型的生长和抗逆性比较. 刘华,蒋玲曦,王金斌,谭芙蓉,吴潇,朱宏,赵凯,唐克轩,唐雪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