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出菇温度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翟丹丹 1 ; 尚怀国 2 ; 章炉军 1 ; 田龙 1 ; 张美彦 1 ; 李玉 3 ; 于海龙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杂交群体;农艺性状;菌龄;出菇温度;环境方差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龄与现蕾天数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出菇温度与菌龄可共同影响群体的现蕾天数、采菇周期、单包产量、单菇重4个农艺性状,提高出菇温度会降低菌龄的影响;原基数量与子实体个数更易受到菌龄的影响;长菌龄群体比短菌龄群体更易受出菇温度的影响。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工作可将单菇重、单菇重环境方差和子实体个数作为代表性状筛选指标。以环境方差作为表型进一步验证了单菇重受出菇温度影响较大。

  • 相关文献

[1]香菇'沪香F6'菌棒低温冷冻及出菇温度比较试验. 姜宁,李玉,董浩然,刘四海,李正鹏,李巧珍,于海龙,周峰. 2024

[2]不同栽培方式和菌株对香菇CO2释放量的影响. 曲扬,章炉军,于海龙,宋春艳,张美彦,谭琦,尚晓冬. 2020

[3]GC-IMS分析不同菌龄香菇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 董浩然,陆欢,姜宁,李巧珍,李玉,尚晓冬,李正鹏,王作录,宋春艳,周峰. 2023

[4]若干因素对凤尾菇生育的影响. 常继东. 1990

[5]转基因青蒿与其野生型的生长和抗逆性比较. 刘华,蒋玲曦,王金斌,谭芙蓉,吴潇,朱宏,赵凯,唐克轩,唐雪明. 2011

[6]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沈雪芳,王义发,罗红兵,黄璜. 2010

[7]金针菇自交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苏蓉,尚晓冬,徐珍,谭琦,陈明杰,曹晖. 2009

[8]50个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晴,卢媛,王义发,逯连静,沈新芬,沈渊,施标,沈雪芳. 2016

[9]LBL评价与真姬菇表观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刘洋,陈辉,冯志勇,陈明杰,汪虹,于海龙,谢敏英,张津京. 2011

[10]上海地区芸薹属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华,刘灶长,陈海荣,陈亮,罗利军. 2006

[11]采用木屑培养基传代的金针菇菌种稳定性. 张丹,朱爱莲,赵静,周敏,张引芳,尚晓冬,王瑞娟,谭琦. 2018

[12]高产优质球茎甘蓝新品种'沪苤1号'的选育. 薄天岳,陈锦秀,邰翔,朱晓炜,任云英. 2017

[13]大麦品质和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黄祖六,潘裕平. 2000

[14]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研究——抗源库群体改良效果初报. 蒋国樑,吴兆苏,陈兆夏,黄德崇,肖庆璞,陈怀谷,朱涵,方毅敏. 1992

[15]不同播期对结球生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秀云,徐菲,杨红娟,朱丽华. 2018

[16]不同光质光照对香菇子实体农艺性状与质构品质的影响. 姜宁,余昌霞,董浩然,周峰,李正鹏,李玉. 2021

[17]上海市爆裂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卫季辉,王慧,于典司,卢有林,周志成,武斌,姜月国,姚永磊,郑洪建. 2020

[18]有机-无机复合肥配施对甜瓜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永平,范红伟,杨少军,许爽,陈幼源. 2014

[19]菜用大豆黄化新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 李超汉,朱丽华,杨红娟,宋荣浩,顾卫红. 2019

[20]表型轮回选择改良小麦群体不同农艺性状的效应. 杨竹平,吴兆苏.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