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锦葵色素葡萄糖苷和锦葵色素半乳糖苷抑制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运明 1 ; 黄午阳 1 ; 闵伟红 2 ; 隋中泉 3 ; 李春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关键词: 锦葵色素葡萄糖苷;锦葵色素半乳糖苷;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Ⅱ;活性氧;氧化应激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7 期

页码: 201-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黄嘌呤氧化酶-1(xanthine oxidase-1,XO-1)、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AngⅡ诱导浓度,探讨不同浓度锦葵色素葡萄糖苷(malvidin-3-glucoside,Mv-3-glc)和锦葵色素半乳糖苷(malvidin-3-galactoside,Mv-3-gal)对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体外培养HUVE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分别测定HUVEC中SOD活力、XO-1和HO-1含量,并采用荧光探针方法检测细胞中ROS水平变化。结果:在HUVEC中,AngⅡ可诱导XO-1的表达,抑制HO-1的表达,AngⅡ在浓度10-2 μmol/L时对HUVEC氧化应激诱导最为显著。不同浓度的Mv-3-glc、Mv-3-gal及其混合物均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通过抑制XO-1蛋白过表达,增加HO-1和SOD表达量,改善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从而减少细胞内ROS水平,达到氧化保护作用,且Mv-3-glc比Mv-3-gal抗氧化活性更强。结论:锦葵色素葡萄糖苷和锦葵色素半乳糖苷具有抑制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作用。

  • 相关文献

[1]镉胁迫对脊尾白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薛蓓,张培,李志辉,赵莲,赖晓芳,陈建华,高焕,阎斌伦. 2016

[2]甜菜碱对宫内发育迟缓仔猪生长性能、肝脏损伤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李悦,张昊,陈亚楠,陈跃平,杨敏馨. 2021

[3]枯草芽胞杆菌对大肠杆菌返饲母猪繁殖性能和健康度的影响. 刘建新,葛雷,屈浩博,黄克和. 2024

[4]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杀菌对产气荚膜梭菌的作用机制. 郑宇航,麦栩滔,王文卓,刘芳,张新笑,孙芝兰. 2024

[5]荷叶总黄酮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吴磊,司传领,陈铭,薛琪,罗海青,朱翠玲,胡卫成,王毓宁. 2016

[6]饲料中铬过量对罗氏沼虾生长、糖代谢、氧化应激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成钰,于鹏,张成硕,马晶晶,陈永成,何冲霄,蔡立旺,王凯,李红阳. 2024

[7]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刘少华,陈国祥,胡艳,吕川根,吴国荣,杨艳华. 2004

[8]低温胁迫对甘蓝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秦文斌,山溪,张振超,姚悦梅,肖燕,戴忠良. 2018

[9]肉桂醛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 刘丽,胡梁斌,王德德,陈健,薛延丰,石志琦. 2014

[10]气调对无花果采后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马佳佳,陆皓茜,隋思瑶,王毓宁. 2019

[11]植物耐热机理研究进展. 徐海,宋波,顾宗福,毕研飞,魏斌. 2020

[12]水杨酸调控内源H_2S缓解黑大豆铝胁迫的作用机理研究. 滕建晒,陈健,彭亮,陈宣钦. 2019

[13]麝香草酚抑制灰霉菌的作用机理: PAO-H2O2系统. 杨康,陈健,辛爱景,蔡金霞,石志琦,杨立飞. 2020

[14]水稻体细胞突变体HX-3在细胞水平上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高东迎,黄雪清,刘永锋,孙立华,陈志谊,刘蔼民. 2003

[15]蓝莓花青素氯化锦葵色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 徐丽萍,付琳,黄午阳,李春阳,朱运明. 2015

[16]肉桂醛对烟草疫霉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凌天孝,陈健,薛延丰,周涵君,张晓帆,付仲毅,秦燚鹤,马静,韩秋静,叶协锋. 2017

[17]镉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基因组DNA损伤的影响. 李慧,丛郁,王宏伟,常有宏,盛宝龙,蔺经,王中华. 2010

[18]短期高温胁迫对一品红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陶俊,俞菊,俞丽琴,苏家乐,张才红. 2008

[19]水稻穗顶端退化突变体paa21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 赫磊,路凯,赵春芳,姚姝,周丽慧,赵凌,陈涛,朱镇,赵庆勇,梁文化,王才林,朱丽,张亚东. 2022

[20]吡喃酮类衍生物对水稻的杀雄作用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黄雪清,高东迎,杨安南,孙立华,张金渝.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