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球盖菇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欢 1 ; 尚晓冬 1 ; 王小艳 2 ; 王春晖 2 ; 刘建辉 3 ; 陈晚朱 4 ; 王瑞娟 1 ; 徐宁 2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

3.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茶陵县兴农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关键词: 大球盖菇;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07 期

页码: 271-281,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比分析了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从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都分别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中菌盖主要以醇类、酯类和烷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比例19.93%、19.43%、9.79%;菌柄主要以醇类、酯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比例23.04%、21.04%、12.35%.所检测出的化合物中以3,4-二羟基-2-甲基吡唳-5-甲醇、4-哌唳醇、马来酸二乙基己酯、环己烷和3-壬烯-2-酮相对百分含量最高,对大球盖菇香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了醇类化合物为大球盖菇菌盖和菌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且菌盖和菌柄在挥发性成分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大球盖菇风味品质评价和大球盖菇品质育种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HS-SPME-GC-MS法分析卵孢小奥德蘑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及营养成分分析. 徐宁,陆欢,冯立国,黄晓辉. 2020

[2]基于HS-SPME-GC-MS法分析春生田头菇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陆欢,徐宁,刘建辉,王小艳,夏义良. 2021

[3]热泵干制和射频干制对大球盖菇风味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李文,陈万超,吴迪,张忠,刘朋,李正鹏,杨焱. 2024

[4]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联用技术研究野松茸干品的挥发性成分. 谷镇,杨焱,冯涛,朱建材. 2012

[5]GC-MS分析鸡油菌中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周帅,张劲松. 2013

[6]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柱状田头菇挥发性成分. 李文,谷镇,杨焱,冯涛,刘艳芳,汪雯翰,吴迪,张劲松. 2012

[7]14种侧耳属食用菌干品挥发性香味成分分析. 殷朝敏,范秀芝,樊喆,史德芳,高虹. 2018

[8]香菇挥发性成分SPME-GC-MS分析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陈万超,杨焱,李文,蒋俊,于海龙,冯杰,李晓贝,刘昆. 2016

[9]大球盖菇栽培种的制作试验. 陈有芳,陈金良,陈有兴. 2012

[10]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李正鹏,李玉,周峰,陈明杰,奚莉萍. 2018

[11]培养基中添加海藻糖对大球盖菇、斑玉蕈菌丝生长的影响. 杨焕玲,查磊,赵旭,赵妍,王倩,余昌霞,陈明杰. 2019

[12]温度和pH值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何华奇,曹晖,潘迎捷. 2004

[13]镉胁迫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张亚茹,赵妍,宋盼盼,刘顺杰,杨焕玲,查磊,陈明杰. 2021

[14]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初筛. 谢婷,詹美蓉,严胜泽,罗情情,吴木兰,王圣铕,王爱琴,陆欢,王瑞娟. 2024

[15]不同大球盖菇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综合评价. 郝海波,赵静,杨慧,张佳欣,魏云辉,蒯本科,张津京,陈辉. 2022

[16]基于靶向代谢产物分析解析大球盖菇发酵特征性风味物质及其呈味特性. 李文,冯杰,马海乐,陈万超,吴迪,张忠,杨焱. 2022

[17]大球盖菇菌株形态学观察. 何华奇,曹晖,潘迎捷. 2003

[18]纳米粉碎对3种食用菌风味特征及减盐增鲜效果的影响. 班鑫荣,杨焱,李文,吴迪,张忠,陈万超,李景军. 2024

[19]大球盖菇肽基料超声制备及其食药特性分析. 李文,陈万超,马海乐,吴迪,张忠,杨焱. 2022

[20]大球盖菇菌渣还林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初探. 陈辉,郝海波,陈明杰,黄建春,张津京.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