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十一个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与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春霞 1 ; 刘开莉 1 ; 梁贵秋 1 ; 肖潇 1 ; 韦伟 1 ; 徐雯雯 1 ; 陈菁 1 ; 莫炳巧 1 ; 李小群 1 ; 黎尔纳 2 ; 黄旭华 1 ; 李安华 1 ; 韦师妮 1 ;

作者机构: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桑黄;纤孔菌属;桑黄孔菌属;桑树桑黄;暴马桑黄;分子鉴定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800-8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桑黄菌株的种属,对采集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1个桑黄类似菌株开展分子鉴定和形态学特性观察,主要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桑黄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遗传性状分析,运用Mega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基于桑黄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合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的显微结构、孢子形态特征、子实体电镜扫描结构)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1个桑黄菌株分为两大类群,其中菌株SH-1为一类,属于纤孔菌属(Inonotus);其他菌株(SH-2、SH-3、SH-4、SH-5、SH-6、SH-7、SH-8、SH-9、SH-10、SH-11)属于另一类,为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菌株SH-3和SH-6属于桑树桑黄(S.sanghuang),其余8个菌株属于暴马桑黄(S.baumii)。通过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结合桑黄菌丝形态特征、孢子形态特征和子实体显微结构特征分析,能明确桑黄的种属与遗传性状,可为今后桑黄品种选育与人工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桑黄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凡,庞道睿,邹宇晓,廖森泰,肖更生. 2014

[2]有利于桑黄产胞内黄酮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刘凡,庞道睿,刘军,沈维治,邹宇晓,廖森泰,肖更生. 2013

[3]桑黄游离酚提取物体外降尿酸活性研究. 赵克芳,肖阳,邢东旭,黎尔纳,杨琼,邹宇晓,庞道睿,廖森泰. 2024

[4]桑黄液体发酵菌丝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刘凡,庞道睿,游庭活,邹宇晓,廖森泰,肖更生. 2013

[5]广东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汤亚飞,佘小漫,李正刚,于琳,蓝国兵,邓铭光,何自福. 2019

[6]筛选金线莲种质资源的通用DNA条形码序列及鉴定其混伪品. 梅瑜,邱道寿,肖深根,彭淼,陈栋. 2019

[7]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危害海南番茄及其分子特征. 汤亚飞,周洋,张丽,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邓铭光,何自福. 2020

[8]茄子褐纹病菌的分离鉴定及产孢条件的优化. 衡周,孙小晴,黄俊霖,孙保娟,李植良,李颖,李涛. 2020

[9]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宋晓兵,崔一平,彭埃天,凌金锋,程保平,陈霞. 2019

[10]利用SNP和EST-SSR分子标记鉴定荔枝新种质御金球. 孙清明,李永忠,向旭,陈道明,杨晓燕,方静,吴绪波,周东辉,马帅鹏,马文朝. 2013

[11]南繁区水稻病毒病发生情况及分子鉴定. 谢海霞,张雨良,杨樱子,黄启星,郭运玲,王健华,刘志昕,郭安平. 2015

[12]广东花生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汤亚飞,林祺,佘小漫,李正刚,于琳,蓝国兵,何自福. 2022

[13]广东辣椒上首次检测到西瓜银斑驳病毒. 汤亚飞,何自福. 2015

[14]转基因甘蔗红糖DNA的提取及分子鉴定. 王文治,杨本鹏,冯小艳,王俊刚,冯翠莲,熊国如,赵婷婷,沈林波,张树珍,许莉萍. 2019

[15]假茄科雷尔氏菌引起向日葵青枯病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佘小漫,李萍,蓝国兵,于琳,李正刚,汤亚飞,何自福. 2023

[16]广州地区番茄青枯病菌的系统发育分析及致病力评价. 苏慧慧,李涛,黎振兴,李植良,王永飞,徐小万. 2014

[17]番茄斑驳花叶病毒在广东省的首次报道. 汤亚飞,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李战彪,何自福. 2023

[18]金线莲活性成分和分子鉴定的研究进展. 梅瑜,邱道寿. 2018

[19]广东番茄巨芽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汤亚飞,李正刚,佘小漫,于琳,蓝国兵,何自福. 2024

[20]河南省甘薯茎腐病的分离与鉴定. 秦素研,黄立飞,葛昌斌,刘志坚,张勇跃,李建国,房伯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