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四种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香气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琦 1 ; 韩昊廷 1 ; 李加恒 1 ; 刘梓蘅 1 ; 刘春菊 1 ; 刘春泉 1 ; 薛友林 1 ;

作者机构: 1.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辽宁行政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芜菁脆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香气品质;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8 年 22 期

页码: 212-218+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测定真空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FD)、变温压差膨化干燥(explosion puffing drying,EPD)、红外干燥(infrared drying,I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AD)四种不同干燥方式的芜菁脆片的香气成分,来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的香气品质的影响。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进行芜菁脆片香气成分的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建立香气品质评价模型,计算不同干燥方式所得芜菁脆片的风味品质综合得分。结果表明:FD芜菁脆片的综合得分最高,其香气品质是最佳的,其次是AD与EPD,ID则品质最差。各类香气成分在4种芜菁脆片中拥有着不同的含量,这导致了4种脆片香气品质的显著差异,而且芜菁脆片的香气品质与干燥方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等众多因素有关。因此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实现对芜菁脆片品质的区分,为进一步研究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的品质影响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芜菁脆片的干制加工提供了技术依据。

  • 相关文献

[1]多种果形葡萄品种果实品质分析与比较. CHEN Ke,陈珂,FANG Yiling,房以凌,WU Weimin,吴伟民. 2019

[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一氧化氮对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 邵明灿,胡花丽,王毓宁,黄开红,李鹏霞. 2012

[3]典型相关分析在抗虫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刘水东,郝德荣,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4]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 2007

[5]太湖地区香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和聚类分析. 陈培峰,王建平,黄健,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13

[6]44份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佟士俭,孙东雷,卞能飞,张祖明,王晓军. 2016

[7]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洞庭碧螺春质量评价模型. 张丽,刘文静,刘腾飞,董明辉,郁志芳. 2018

[8]早熟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宋锦花,施庆华,陈建平,王永慧. 2015

[9]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王学军,郝德荣,顾国华,汪凯华,缪亚梅. 2008

[10]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速冻菜用大豆籽粒的品质. 姜晓青,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3

[11]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倪正斌,王陈燕,孙雪辉,吴昌庚,孙红芹,万林生,严国红. 2018

[12]H_2S对水稻幼苗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徐慧芳,陈桢雨,刘辉,孟丹,闵红星. 2013

[13]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甜糯玉米新组合育种潜力评价. 张振良,黄小兰,薛林,陈国清,郝德荣,陆虎华,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9

[14]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和动态聚类分析. 孙红芹,万林生,倪正斌,单忠德. 2012

[15]转基因抗虫棉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和主成分分析.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6

[16]江浙沪地区甜瓜品种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洪朗,王康,何林池,魏小云. 2018

[17]南通扁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宋益民. 2015

[18]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陈满峰,汪凯华. 2010

[19]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蔡金华,杨阳,单延博,张利伟,卢济康,李东升,温明星,曲朝喜. 2017

[20]洋葱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陈沁滨,侯喜林,张波,杨金明,冷月强,蒋芳玲.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