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蓝莓果酒发酵工艺条件及品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小莉 1 ; 仇小妹 1 ; 王英 1 ; 张丽霞 1 ; 李莹 1 ; 周剑忠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蓝莓果酒;发酵;抗氧化;风味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1 期

页码: 85-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研究开发口感醇正的蓝莓果酒,优化蓝莓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评估其品质。在发酵温度为20℃、加糖量为14%、酵母接入量为5%的条件下,陈酿3个月后蓝莓果酒残糖量为(3.75±0.15)g/L,p H为3.18±0.22,有机酸(以柠檬酸计)含量(8.68±0.22)g/L,酒精度为(12.00±1.00)%(体积分数),花色苷含量为(521.50±4.50)g/L,总酚含量为(160.10±2.91)mg/100 m L,总抗氧化能力为(113.57±2.43)U/m L。果酒抗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与总酚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略低于总酚。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确定了蓝莓果酒主体风味物质包括醇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还有少部分的芳香环类物质,相对含量超过1%的主要成分为苯乙醇、沉香醇、环庚三烯酚酮、2,6-二甲基安息香醛、十六烷酸、1,3-丁二醇、4-己烯酸乙酯、2-乙基-1-丁醇。

  • 相关文献

[1]风味莲藕泡菜的加工工艺. 王毓宁,李鹏霞,胡花丽,李志强,孙新菊,孙德坤,刘慧堂. 2013

[2]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对牛蒡根风味的影响. 马凯迪,许璐靖,李莹,刘元法,崔莉,马恺扬,赵轩,宋欣欣. 2024

[3]不同预处理对干制双孢菇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江宁,戚思影,韩吉平,千春录,张钟元,牛丽影,孙英杰. 2023

[4]植物乳杆菌蚕豆发酵饮料的制备与抗氧化性研究. 李春林,李春阳. 2020

[5]乳酸菌发酵对鳙鱼肉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乃富,李春阳,阎征,蒋宁. 2010

[6]不同蓝莓品种酿酒特性的比较研究. 董月,王英,范琳琳,周剑忠,高瑀珑. 2018

[7]苏香粳大米的风味特征和品质分析. 马佳佳,乔中英,黄桂丽,孙灵湘,隋思瑶,王毓宁. 2022

[8]基于HS-SPME-GC-MS与电子舌分析冷藏冠玉枇杷的风味特性. 王毓宁,马佳佳,张鹏,孙灵湘,隋思瑶,黄桂丽,李家政. 2020

[9]不同干燥工艺对鲜玉米粉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康志敏,郭东旭,何梦影,张灿,赵迪,肖亚冬,张康逸. 2020

[10]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冠玉枇杷的保鲜效果. 马佳佳,隋思瑶,孙灵湘,黄桂丽,王毓宁. 2020

[11]鲜食玉米发育过程中游离糖和氨基酸变化. 牛丽影,李大婧,刘春泉,宋江峰,陈计峦,陈艳萍,袁建华. 2020

[12]风鹅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化作用的研究. 徐为民,匡一锋,周光宏,徐幸莲,吴海虹,荣远德,赵学民. 2005

[13]即食风味金针菜的加工工艺(英文). 童斌,杨薇红,贾君,洪文龙,韩艳丽,李志强,王毓宁. 2016

[14]加工对肉类蛋白质氧化及肉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南,李蛟龙,李鹏鹏,张牧焓,孙冲,徐为民,王道营. 2024

[15]超高压处理对即食板栗仁风味成分的影响. 弓志青,朱丹宇,刘春泉. 2011

[16]肌内脂质参与形成板鸭风味的模拟体系研究. 王道营,诸永志,徐为民,曹建民,李艳亮. 2009

[17]即食风味金针菜的加工工艺. 童斌,杨薇红,洪文龙,韩艳丽,王毓宁. 2015

[18]不同品种鸡汤风味品质比较研究. 王炜,诸永志,宋玉,张牧焓. 2012

[19]肌内磷脂在腌腊肉制品风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徐为民,王道营,诸永志,刘芳. 2010

[20]速冻加工过程中慈姑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刘春泉,卓成龙,李大婧,刘春菊.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