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鲜食糯玉米挥发性成分与感官属性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建平 1 ; 牛丽影 2 ; 李大婧 2 ; 刘春泉 2 ; 肖丽霞 1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挥发性成分;感官特性;相关性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6 期

页码: 94-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京甜紫花糯2号’和‘苏玉糯11号’2种糯玉米样品在授粉期后14~33 d分为4个采收期进行采收,分别测定制汁后生鲜样和烫漂样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感官特征。结果显示,生鲜样品中挥发性成分以直链醛、醇、酮类为主,其中己醛的含量最高,青草味、豆生味明显;烫漂后醛、醇、酮类含量显著下降,二甲基硫醚为含量最高的物质,并出现熟的嫩玉米香及老玉米味。总体气味表现为生鲜样品不可接受(1.57~2.00?分),烫漂样可接受(2.86~3.90?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生鲜样不为消费者接受的原因可能与己醛、己醇含量有关,烫漂后熟的典型玉米香则与醇、醛类成分的降低及二甲基硫醚的生成有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采收越早的玉米给人嫩玉米的感觉越明显,最嫩的为授粉期后14 d的‘京甜紫花糯2号’烫漂样。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清汁与籽粒中挥发性成分比较. 沈凌雁,牛丽影,刘春菊,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 2021

[2]真空油炸花生加工工艺及感官特性. 孙健,梁茂法,钮福祥,梁华章,徐飞,岳瑞雪,张毅,朱红. 2015

[3]盐水鸭辐照保鲜工艺研究. 赵永富,王志东,石岩,季萍,汪昌保. 2012

[4]江苏鲜食糯玉米育种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分析. 沈锦根. 2008

[5]沿江地区早熟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筛选. 周根友,刘建,张小忠,徐少安. 2003

[6]鲜食糯玉米带壳预煮去壳速冻加工新技术. 袁春新,唐明霞. 2010

[7]鲜食糯玉米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陆虎华,薛林,石明亮,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 2014

[8]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赵浚宇,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9]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管晓春,陆大雷,袁建华. 2016

[10]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子粒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1]国家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陆大雷,孙世贤,陈国清,陆卫平. 2016

[12]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薛林,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胡加如. 2006

[13]鲜食糯玉米早春塑盘育苗移栽技术. 王瑞华,陆虎华. 2015

[14]矮生菜豆/鲜食糯玉米-西兰花标准化栽培. 袁春新,徐标,吴刚. 2018

[15]鲜食糯玉米苏科糯1505品种特性分析. 赵文明,陈艳萍,孔令杰,管晓春,袁建华. 2019

[16]鲜食糯玉米食味品质性状相关分析及优质新品种筛选. 吴嘉点,薛林,胡加如,冒宇翔,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张振良,周广飞,黄小兰,郝德荣. 2019

[17]江苏沿海地区鲜食糯玉米一年两熟节本栽培技术. 李亚芳,郭树庆,李斌,陈满霞,崔必波. 2019

[18]鲜食糯玉米己醛和己醇的生成与LOX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牛丽影,沈凌雁,刘春菊,李大婧,刘春泉,肖丽霞. 2018

[19]鲜食糯玉米品种燕禾金2000的栽培技术要点. 李纲,姜明贵,郑子松,狄秀华,朱廷. 2013

[20]鲜食糯玉米己醛和己醇的生成与LOX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牛丽影,沈凌雁,刘春菊,李大婧,刘春泉,肖丽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