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杏鲍菇渗透脱水联合隧道式微波干燥工艺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春泉 1 ; 李大婧 2 ; 周拥军 3 ;

作者机构: 1.国家农业科技华东(江苏)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

2.南京市(明天)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杏鲍菇;渗透脱水;隧道微波干燥;优化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12 期

页码: 2334-23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优化杏鲍菇渗透脱水联合隧道式微波干燥工艺,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浸渍时间、微波功率和传送速度对产品的复水率、亮度L*、多糖保持率和单位脱水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时间、微波功率和传送速度对产品的复水率、亮度L*和多糖保持率均影响显著,但单位脱水能耗受浸渍时间影响显著,受微波功率和传送速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由试验数据推导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的联合干燥工艺条件:浸渍时间128 min,微波功率7.2 W·g-1,传送速度480 r·min-1。研究结果为杏鲍菇渗透脱水联合隧道式微波干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莲藕渗透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李丽娟,江宁,李大婧,金邦荃,刘春泉. 2013

[2]海藻糖替代蔗糖浸渍处理对草莓脯品质的影响. 牛丽影,蔡晨翔,李大婧,何茸茸,聂梅梅,吴海虹,唐冬妹. 2025

[3]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研究. 谈峰. 2018

[4]水和调理剂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二次出菇影响的研究. 谈峰,张健,李敏,李玉娟,王莹,许建民. 2015

[5]意杨加工下脚料栽培杏鲍菇技术研究. 汪国莲,陈明. 2007

[6]紫薯杏鲍菇复合果醋混菌发酵工艺. 王陶,李文,董玉玮,张传丽,李同祥. 2016

[7]微波烫漂对杏鲍菇POD酶活的影响. 严启梅,牛丽影,唐明霞,王建华,李大婧. 2012

[8]超声协同酶法提取杏鲍菇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苗敬芝,董玉玮,秦杰. 2015

[9]高二氧化碳结合低氧处理对杏鲍菇细胞壁的影响. 张璇,古荣鑫,胡花丽,王毓宁,李鹏霞. 2014

[10]杏鲍菇产量与培养料养分含量的关系. 谈峰,张健,王莹,李敏,李玉娟,许建明. 2016

[11]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杏鲍菇种质资源评价. 杨和川,苏文英,谭一罗,秦裕营,马腾,浦汉春,周振玲. 2019

[12]灵芝、杏鲍菇混合发酵牛蒡白果茶饮料的研制. 王凡,葛蒙蒙,高忠辉,王振宇,苗敬芝,董玉玮. 2019

[13]杏鲍菇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杨和川,谭一罗,苏文英,秦裕营. 2018

[14]杏鲍菇液体菌种的研究及进展. 蒋宁,李辉平,侯立娟,曲绍轩,马林,孙晓涛,郑仕栋,林金盛. 2018

[15]分子标记技术在杏鲍菇中的应用. 苏文英,杨和川,谭一罗,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7

[16]智能化技术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 卢成苗,赵书光,王军. 2019

[17]杏鲍菇漆酶的诱导及其对苯并[a]芘的降解研究. 毛健,杨代凤,刘腾飞,顾俊荣,范君,孙灵湘,钱辉. 2019

[18]液体发酵杏鲍菇-牛蒡茉莉花茶饮料的研制. 董玉玮,苗敬芝. 2021

[19]杏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比较及袋栽品比试验. 王光全,章跃树,梁长东. 2020

[20]牛蒡皮固体发酵杏鲍菇的动力学模型. 姚凤腾,董玉玮.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