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GC-IMS和GC*GC-To F-MS技术分析产地对羊肚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晓倩 1 ; 李晓贝 2 ; 张艳梅 2 ; 周昌艳 2 ; 任佳丽 1 ; 赵晓燕 2 ;

作者机构: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羊肚菌;挥发性风味物质;产地;GC-IMS;GC×GC-ToF-MS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57 卷 022 期

页码: 4553-45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不同产地羊肚菌特征挥发性化合物,揭示不同产地羊肚菌风味特征。【方法】在上海、江苏、云南、青海、湖南和湖北6地按当地生产模式栽培六妹羊肚菌,以冻干后的羊肚菌干制品为研究材料,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以及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t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法对6个地区羊肚菌的风味成分及含量进行鉴定,开展主成分、聚类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基本的数据库。【结果】GC-IMS共检出183种挥发性化合物,云南地区羊肚菌醇类和杂环类物质较多,且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显著差异;湖南地区羊肚菌1-辛烯-3-醇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江苏地区羊肚菌含有的醛类物质最多。GC×GC-ToF-MS共检出245种挥发性化合物,经过多元统计分析,云南地区和其他5个地区羊肚菌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这一结果与GC-IMS的结果相互印证。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生产地区的特征风味及环境影响因素,对差异性化合物进行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且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甲基-1-丁醇、正己醇和1-辛烯-3-醇为各产地共有香味物质,提供果香和蘑菇香气。以云南地区为参比对象,与其他地区的共同差异性挥发性化合物中有12种被鉴定为关键香气化合物(OAV>1)。云南地区羊肚菌的特征风味物质为2,5-二甲基吡嗪(OAV=387.97)、2,3-二甲基吡嗪(OAV=209.65)、2-甲基吡嗪(OAV=13.02)和乙酸甲酯(OAV=3.13),特征香气为烘烤味和果香味,其形成与当地的沙质土壤、较高温度和较大温差有关;湖南地区羊肚菌的特征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OAV=17930.58)和2-甲基-2-丁烯醛(OAV=8.60),特征香气为花香和蘑菇香;上海地区羊肚菌的特征风味物质为α-亚乙基-苯乙醛(OAV=387.97),特征香气为花香味,也含有较高的刺激性气味物质甲基乙基硫醚(OAV=7.78);江苏地区羊肚菌的特征风味物质为2-戊基呋喃(OAV=97.23),特征香气为甘草气味,其形成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具有相关性。湖北和青海地区羊肚菌特征风味较弱,此外,青海地区挥发性物质含量与海拔相关。【结论】通过GC-IMS和GC×GC-ToF-MS技术筛选出云南、湖南、江苏、上海、湖北和青海地区羊肚菌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初步探索了其风味形成的环境影响因素,表明通过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区分羊肚菌的产地具有可行性。

  • 相关文献

[1]食用菌风味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李润,杨焱,刘晓风,陈万超,李文. 2020

[2]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陈洪雨,鲍大鹏,康前进,吴莹莹. 2018

[3]不同光质培养下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姜宁,董浩然,李巧珍,李玉,周峰,李正鹏. 2023

[4]不同产地商业品种香菇的滋味成分分析及评价. 陈万超,杨焱,冯杰,于海龙,宋春艳,刘艳芳. 2015

[5]采摘季节及产地对猫须草叶提取物主要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薛惠琴,卢永红,潘美娟,杭怡琼,蔡旋. 2021

[6]金瓜不同产地营养成分与加工特性评价. 李虹,朱爱萍,朱忠南,乔勇进,黄宇斐,刘晨霞. 2017

[7]不同产地香菇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分析及评价. 李玉,于海龙,姜宁,李正鹏,宋春艳,谭琦,李巧珍. 2022

[8]云南羊肚菌居群多样性研究. 赵永昌,柴红梅,李树红,钟明惠,和顺荣,陈明杰. 2008

[9]牛肝菌、羊肚菌营养功能特性及利用价值浅析. 顾可飞,李亚莉,刘海燕,周昌艳. 2018

[10]青海省西宁市羊肚菌栽培温控实践模型建立. 李锦涛,余建平,陈群,陈辉,张津京,杜军华. 2022

[11]栽培梯棱羊肚菌对上海设施蔬菜大棚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力的影响. 张津京,高子琼,杜军华,郝海波,黄建春,陈群,陈辉. 2020

[12]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研究羊肚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沈洪,汪虹,赵永昌,冯爱萍,陈明杰,潘迎捷. 2009

[13]栽培羊肚菌培养菌丝生长的形态特征. 田瀚吉,高晓杰,余建平,余梅,陈群,陈辉,杜军华. 2024

[14]不同温度对羊肚菌淀粉代谢的调控研究. 白静,李欣苹,赵怡然,陈辉,张津京. 2024

[15]利用转录组挖掘羊肚菌干旱胁迫相关基因. 仝乐涛,徐爱国,鲍大鹏,王伟霞,李福后,唐利华. 2024

[16]电子束辐照对羊肚菌营养成分影响分析. 顾可飞,刘海燕,杨海峰,范婷婷,周昌艳. 2018

[17]利用转录组挖掘羊肚菌继代菌丝退化相关基因的初步探讨. 徐爱国,储婷,杨瑞恒,李福后,张建,唐利华. 2023

[18]青海高原栽培羊肚菌营养和氨基酸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 陈万超,李文,陈辉,张津京,唐利华,吴迪,张忠,杨焱. 2024

[19]烘干对羊肚菌营养成分影响. 顾可飞,周昌艳. 2019

[20]羊肚菌内生细菌DGGE鉴定. 沈洪,陈明杰,赵永昌,潘迎捷.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