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康宁木霉固态发酵改善茶渣营养价值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艺燕 1 ; 李家洲 1 ; 田志梅 1 ; 邓盾 1 ; 鲁慧杰 1 ; 刘志昌 1 ; 容庭 1 ; 马现永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畜禽肉品质量安全控制与评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康宁木霉;茶渣;固态发酵;营养价值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2 年 007 期

页码: 96-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康宁木霉固态发酵茶渣,提高茶渣营养价值,并筛选出最佳的发酵条件。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茶渣的基质比例(茶渣∶玉米粉=6∶4、7∶3、8∶2、9∶1)、料液比(3∶7、4∶6、5∶5、6∶4、7∶3)、接种量(2%、4%、6%、8%、10%)、发酵温度(25、28、31、34、37℃)和发酵时间(0、2、4、6、8、10、14、22 d)。以基质比例、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茶渣最优发酵条件。测定各组发酵产物粗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黄酮、皂苷和咖啡因含量,计算各组合的综合评分。确定最优条件后进行对比试验,比较了发酵前后茶渣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单因素试验中,以下条件的综合评分最高:基质比例为7∶3,料液比为5∶5,接种量为8%,发酵温度为31℃,发酵时间为6 d。2)正交试验表明,康宁木霉发酵茶渣(料液比为5∶5)的最佳条件是:基质比例为7.0∶2.5,发酵温度为31℃,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为6或7 d。3)与未发酵茶渣相比,最优条件下发酵茶渣的粗蛋白质、还原糖、黄酮、咖啡因、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总氨基酸均显著提高(P<0.05),皂苷含量显著降低(P<0.001),粗脂肪含量与未发酵茶渣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6和7 d的茶渣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康宁木霉发酵茶渣能够改善茶渣的营养价值。

  • 相关文献

[1]不同菌种发酵对朱缨花叶粉营养价值的影响. 崔艺燕,邓盾,田志梅,刘志昌,王刚,鲁慧杰,马现永. 2020

[2]新型茶园专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酸化的综合效果. 唐颢,唐劲驰,刘奋安,黎健龙. 2013

[3]蚯蚓生物处理技术在工业废弃茶渣肥料化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周波,唐颢,黎健龙,陈义勇,唐劲驰. 2018

[4]固态发酵生产α-酮戊二酸及其对小鼠生长、肠道结构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岳东,解培培,卢静怡,梁冰清,方心灵,朱晓彤,高萍,江青艳,潘木水,束刚. 2020

[5]黑曲霉固态发酵凉茶渣产酶工艺研究. 袁明贵,向蓉,马广宇,彭新宇,田雅,周廷斤,徐志宏,祁振宽. 2021

[6]中药渣固态发酵生产功能饲料的研究现状. 袁明贵,向蓉,彭新宇,余丹妮,舒柄垚,邓森荣,吴裕红,徐志宏. 2020

[7]黑曲霉和酵母菌联合固态发酵凉茶渣提高酶活力的工艺研究. 袁明贵,徐志宏,彭新宇,余丹妮,田雅,周廷斤,唐兴刚,向蓉. 2020

[8]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唐延天,陈卫东,马现永,崔艺燕,邓盾,余元善. 2020

[9]功能性饲料茶叶副产物的营养价值及在畜禽上的应用研究. 周巧仪,凌彩金,刘淑媚,王秋霜,林威鹏. 2018

[10]狼尾草属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丁迪云,陈卫东,陈杰雄,王刚,吴林瑛,陈三有,李品红. 2019

[11]果渣营养价值及其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田志梅,马现永,鲁慧杰,崔艺燕,王刚. 2019

[12]猪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王丽,叶翔杨,温晓鹿,杨雪芬,高开国,蒋宗勇. 2020

[13]火龙果的营养价值及加工现状. 王蔚婕,唐道邦,曹清明,邹波,余元善. 2019

[14]桑叶对猪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崔艺燕,马现永. 2017

[15]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及其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应用. 王玉珏,崔艺燕,马现永,余苗. 2024

[16]番石榴果实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及其加工利用. 温靖,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唐道邦,李升锋,张岩. 2009

[17]脱脂米糠的营养价值影响因素及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国钊,尚秀国,朱晓萍,王丽,李平. 2023

[18]桑叶发酵工艺优化及营养价值评价. 崔艺燕,王超普,彭苏,邓盾,田志梅,鲁慧杰,余苗,刘志昌,马现永. 2022

[19]鲜茧缫丝蚕蛹的食用开发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 陆春霞,廖森泰,祁广军,邹宇晓,刘军,林光月,施英,刘凡,沈维治. 2015

[20]大型海藻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孙怡,李帅,谭昇,杨宇峰,李大刚,闵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