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炒制时间及炒制方式对青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垚 1 ; 张文刚 1 ; 党斌 1 ; 杨希娟 1 ; 陈丹硕 2 ; 郝静 2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2.青海华实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 青稞;炒制方式;炒制时间;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0 年 41 卷 014 期

页码: 271-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肚里黄青稞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香气分析研究炒制时间及炒制方式对青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不断增加,风味物质以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在炒制时间8 min时其相对含量最高达到46.09%.传统先炒后粉的加工方式较先粉后炒得到的杂环类化合物种类更为丰富,特征焙炒香气更为突出.不同炒制时间及方式共有峰为21个,其中杂环类化合物中的吡嗪类物质是炒制青稞最具代表性的香气成分.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青稞香气由原籽粒的水果香、草香、花香和较弱的油脂香转变为可可香、烤香、坚果香及较少果香为主的典型炒制香气.根据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炒制8 min和11 min相似度较高,表示其香气组成和含量较为一致,但炒制8 min的杂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因此8 min可作为最适宜青稞炒制加工时间.本研究可为青稞焙炒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青稞炒制后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分析. 张文刚,张垚,杨希娟,党斌,张杰,杜艳,陈丹硕. 2019

[2]PEG预处理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姚晓华,吴昆仑. 2012

[3]青海省青稞育种成就及发展方向. 王显萍,吴昆仑. 2010

[4]不同生态区青稞品种变异的SSR鉴定. 吴昆仑,陈丽华,迟德钊. 2010

[5]不同抗旱性青稞品种HVA1基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表达模式研究. 姚晓华,吴昆仑,迟德钊. 2012

[6]小麦孢囊线虫病对青稞危害损失的研究. HOU Sheng-ying,侯生英,WANG Ai-ling. 2010

[7]树莓多糖中单糖组成的GC-MS分析. 杨永晶,韩丽娟,索有瑞. 2015

[8]不同加工方式对藜麦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张文刚,兰永丽,党斌. 2022

[9]青稞饮料开发前景分析. 党斌,杨希娟,陈来生. 2009

[10]青稞蛋白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杨希娟,党斌,吴昆仑,迟德钊,刘新红. 2013

[11]青海省青稞地方品种β-葡聚糖含量分析. 陈丽华,王燕春. 2012

[12]盐胁迫对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洁,张亚琦. 2014

[13]青海青稞三叶期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段瑞君,任又成,熊辉岩. 2010

[14]青稞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现状分析. 刘新红,杨希娟,吴昆仑,迟德钊. 2013

[15]PEG预处理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姚晓华,吴昆仑. 2012

[16]青海栽培青稞酯酶同工酶方法研究及应用. 段瑞君,任又成,熊辉岩. 2010

[17]青海青稞灌浆期旗叶气孔特征研究. 段瑞君,任永成,熊辉岩. 2010

[18]青稞杂交最佳去雄时间研究. 王显萍,任有成,李积泰. 2007

[19]青稞加工利用现状分析. 党斌,杨希娟,刘海棠. 2009

[20]青稞加工利用综述. 党斌,杨希娟,肖明,陈来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