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路路通挥发油化学成分与抑菌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玉民 1 ; 刘亚敏 1 ; 李昌晓 2 ; 李鹏霞 3 ;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路路通;挥发油;化学成分;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07 期

页码: 90-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路路通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测出43个色谱峰,鉴定出38个化合物,检出率为97.28%;其中萜类成分为28个,占83.21%,脂肪族成分为6个,占12.02%,芳香族成分为4个,占2.05%;主要成分有β-蒎烯(21.96%)、α-蒎烯(21.32%)、柠檬烯(8.43%)、(E)-2-己烯醛(8.04%)、β-石竹烯(5.67%)等。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挥发油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路路通挥发油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青霉、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照组未表现抑菌活性;方差分析表明菌种间的抑菌活性差异极显著,挥发油浓度对抑菌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

  • 相关文献

[1]异樟叶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 胡文杰,李冠喜,曹裕松,柯坫华,周升团. 2014

[2]超声辅助提取迷迭香挥发油的工艺优化. 李超. 2015

[3]枫香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刘亚敏,刘玉民,李鹏霞,郭莹,马明. 2009

[4]苍耳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抑菌性研究. 徐鹏翔,王乃馨,李超,李文,戴晓娟,帅启民. 2017

[5]香薷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李超,陈尚龙,崔珏,刘全德. 2013

[6]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GC-MS分析南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 刘亚敏,刘玉民,李鹏霞. 2011

[7]超临界C02流体萃取-GC-MS分析南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 刘亚敏,刘玉民,李鹏霞. 2011

[8]辣椒疫病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Liu Yong-feng,刘永锋,Li Mei-rong,李美荣,Chen Zhi-yi. 2010

[9]小麦赤霉病原菌拮抗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7M1产抗菌素的研究. 冉军舰,徐剑宏,赫丹,胡晓丹,史建荣. 2016

[10]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 杨静东,胡梁斌,周威,黄长干,石志琦. 2008

[11]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活性与田间防效(英文). 吉沐祥,刘吉祥,王建华,彭燕琼,李国平. 2017

[12]噻呋酰胺、氟环唑及其混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防效. 吴祥,陈宏州,杨敬辉,李萨利,于海燕,朱成刚,王健,吉沐祥. 2014

[13]苯醚·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室内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吉沐祥,庄义庆,缪康,吴祥,韩平定,朱成刚,杨成,邵春,龚帮东. 2011

[14]枯草芽孢杆菌K12发酵液对核盘菌的抑菌活性. 杨敬辉,朱桂梅,潘以楼. 2006

[15]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与田间防病效果(英文). 吉沐祥,毛妮妮,李国平,姚克兵,刘吉祥,陈宏州,吴祥,郭建,芮东明. 2015

[16]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混配对草莓枯萎病的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促生防病效果(英文). 吉沐祥,姚克兵,李国平,吴祥,陈宏洲,庄义庆. 2014

[17]紫甘薯花青素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古荣鑫,胡花丽,刘雨辰,周杰,李鹏霞,朱树华. 2012

[18]14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祥,吉沐祥,庄义庆. 2014

[19]蛹虫草子实体中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及抑菌活性. 邵颖,刘辉,赵士琛. 2016

[20]8种生物杀菌剂对草莓枯萎病菌室内抑菌活性的测定. 吉沐祥,陈宏州,吴祥,姚克兵,王莉莉,陈源,李国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