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猴头菌高产麦角甾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忠 1 ; 吴迪 1 ; 王雨阳 1 ; 杨焱 1 ; 冯杰 1 ; 李文 1 ; 陈万超 1 ; 张劲松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关键词: 猴头菌;麦角甾醇;液体发酵工艺;响应面分析;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2159-2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菌丝体中麦角甾醇产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碳源、氮源和无机盐3个因素对麦角甾醇发酵产量的影响,以获得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最优工艺,建立高产、稳定的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生产工艺。经响应面分析,各因素按照对响应值的影响顺序为:氮源>碳源> 无机盐,且氮源对麦角甾醇产量的影响极显著,碳源和无机盐对麦角甾醇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最优工艺为:发酵培养基为酵母自溶粉18g/L、复合碳源14g/L(葡萄糖:麦芽浸粉,7.4:6.6,M/M)、无机盐3.9g/L(KH2PO4:K2S2O8,2.6:1.3,M/M);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7d,在此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干重达11.24g/K,麦角甾醇的产量达69.79mg/L,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 71.08%和81.56%。该发酵工艺重复性好,效率高,成本低,是一个稳定且可控的猴头菌液体发酵产麦角甾醇生产工艺技术方案;通过该发酵工艺得到的猴头菌发酵菌丝体麦角甾醇含量高,为相关功能营养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

  • 相关文献

[1]猴头菌子实体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活性物质初探. 贾薇,余冬生,徐宾,张赫男,贾继宁,杨焱,于荣利,汪雯翰,张劲松. 2018

[2]猴头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伟,刘瑞娜,章炉军,俞康莹,尚晓冬,赵国屏,谭琦. 2012

[3]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理化特征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白韵琴,张劲松. 2004

[4]猴头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收率与理化特征的比较. 杨焱,周昌艳,白韵琴,张劲松,贾薇. 2001

[5]巴西菇麦角甾醇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理初探. 高虹,史德芳,杨德,郭鹏,周明. 2011

[6]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 鄂恒超,彭书婷,赵志勇,张艳梅,李晓贝,周昌艳,赵晓燕,时文兴. 2024

[7]灵芝孢子粉中麦角甾醇的测定分析及其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 王金艳,冯娜,刘艳芳,严培兰,唐庆九. 2018

[8]高效液相法测定香菇菇柄麦角甾醇的含量. 高虹,程薇,周明,郭鹏,杨德,薛淑静,李露,史德芳. 2013

[9]灵芝提取物3种中性三萜及麦角甾醇的定量分析. 金凌云,陈言枧,洪丽玲,郑德辉,周岩飞,吴长辉,李晔. 2023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中核苷类和麦角甾醇. 周苏,邢增涛,饶钦雄. 2014

[11]油酸对灵芝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羊毛甾醇代谢流分布的影响. 冯杰,刘艳芳,颜梦秋,唐传红,周帅,张劲松. 2023

[12]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灵芝孢子油番茄红素复合制剂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方法及验证. 金凌云,陈言枧,曹素芳,陈桂秋,吴长辉,李晔. 2023

[13]闪式提取香菇柄中麦角甾醇工艺研究. 史德芳,高虹,程薇,范秀芝,乔宇,周康. 2014

[14]猴头菌不同发育阶段产生的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 唐川,吴迪,杨焱,刘艳芳,周帅,颜梦秋,唐传红. 2016

[15]猴头菌细胞壁多糖的提取和其结构特征. 唐川,吴迪,杨焱,李巧珍,刘艳芳,周帅,颜梦秋. 2016

[16]猴头菌不同生长发育期粗蛋白、粗多糖含量及水溶性粗多糖体外免疫活性. 李巧珍,刘朝贵,于海龙,蒋俊,刘艳芳,张劲松,唐庆九,杨焱. 2011

[17]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筛选高产多糖猴头菌株的研究. 杨珊,杨焱,李巧珍,吴迪,杨瑞恒,汪文翰,张赫男. 2019

[18]杂交选育的优良猴头菌株发酵菌丝体多糖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活性. 宋甜甜,张赫男,吴迪,李巧珍,刘艳芳,周帅,汪雯翰,杨焱. 2019

[19]猴头菌融合育种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杨珊,张赫男,李巧珍,吴迪,陈明杰,杨焱. 2018

[20]猴头菌小分子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尚晓冬,王国艳,潘伟,孙蓉,蔡艳华,谭琦,赵国屏.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