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的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定量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辰 1 ; 鲁晓翔 1 ; 张鹏 2 ; 陈绍慧 2 ; 李江阔 2 ;

作者机构: 1.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2.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葡萄;贮藏;可溶性固形物;预测模型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20 期

页码: 109-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不同品种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预测的通用模型。以10℃贮藏的玫瑰香葡萄、马奶葡萄、红提葡萄的混合光谱为定标材料,探讨不同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间隔点、平滑数以及不同特征波长区间选择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及模型的品种适用性。结果显示,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16点平滑,间隔点数16点,结合二阶导数、去散射的处理方法,在波长范围408~1 092.8 nm内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优,其交互验证误差和交互验证判定系数R2CV分别为0.308 7、0.980 2。由3种葡萄混合组成的预测集对模型进行评价,预测标准差0.354、预测判定系数Rp2为0.980 8、验证相对分析误差为6.22、预测残差平方和为7.993。模型对单一品种预测Rp2均达到0.94以上。因此,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可同时适用于多种葡萄品种。

  • 相关文献

[1]玫瑰香葡萄贮藏期间糖酸品质的近红外检测. 陈辰,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2]采前喷钙对葡萄耐藏力的影响. 吕昌文,欧阳寿如. 1990

[3]穿刺测试和 fisher 判别法在葡萄贮藏期间质地评价的应用. 张翔宇,李喜宏,王妍丹,张平,朱志强,李志文. 2017

[4]纳他霉素采前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李志文,张平,刘翔,集贤. 2014

[5]葡萄贮藏中果实内SO_2残留变化研究. 孔秋莲,修德仁,胡文玉,张华云,李丽秀. 2001

[6]SO_2伤害与葡萄汁液含酸量、pH值、缓冲容量的关系. 孔秋莲,修德仁,胡文玉,张华云,李丽秀. 2001

[7]2种AM真菌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仝雅娜,杨小玲,宋兰芳,崔少杰,华明艳,马洪英,孔维东. 2016

[8]蒜薹冰点温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水量相关性的研究. 阎瑞香,贾凝,宋茂树,赵玉华,张平. 2007

[9]南果梨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研究. 王学苾,李江阔,张鹏,马岩松. 2008

[10]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不同贮藏期甜柿的内部品质. 王丹,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3

[11]基于改进偏最小二乘法的甜椒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5

[12]1-MCP处理对线椒常温贮藏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影响.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5

[13]冷藏樱桃内部品质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 罗枫,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14]蓝莓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近红外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 刘小路,薛璐,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6

[15]寒富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的优化. 陈帅帅,张鹏,李江阔,张鹤. 2018

[16]卫青萝卜糠心发生与相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尹婧,范伟强,张红,王超楠,弓琼,张斌. 2022

[17]鸡数字化精细养殖中营养需要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王文杰,葛翔. 2005

[18]蔬菜理论需求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贾凤伶. 2010

[19]天津本地品种水稻镉累积特性差异研究. 殷萍,陈秋生,张强,刘烨潼,杨喆,艾丹. 2018

[20]天津本地品种水稻镉累积特性差异研究. 殷萍,陈秋生,张强,刘烨潼,杨喆,艾丹.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