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玫瑰香葡萄贮藏期间糖酸品质的近红外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辰 1 ; 鲁晓翔 1 ; 张鹏 2 ; 陈绍慧 2 ; 李江阔 2 ;

作者机构: 1.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2.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玫瑰香葡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预测模型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6 期

页码: 175-1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玫瑰香葡萄贮藏期间糖酸品质的快速检测模型。以不同温度(0、10℃)贮藏的玫瑰香葡萄为材料,在全波长光谱内(400~2 500 nm)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以可溶性固形物(SSC)、总酸(TA)为评价指标的糖酸品质数学模型,讨论光谱采集方法、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比较不同贮藏温度模型及混合温度糖酸综合模型的适用性。结果显示:MPLS结合一阶导数、反相多元离散校正的处理方法适用于0℃及10℃贮藏果实SSC及10℃贮藏下TA的建模,验证标准差SEP分别为0.289、0.336、0.016,决定系数R2P为0.959 2、0.943 4、0.895 4,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23、4.13、3.00;0℃果实的TA模型一阶导数与标准正常化相结合为最优,SEP为0.02,R2P为0.864 3,RPD为2.61。采用最优预处理方法建立的2种温度混合样品糖酸综合模型验证标准差SEP分别为0.390、0.027,决定系数R2P为0.920 5、0.8312,预测效果比单一温度建模略差。表明玫瑰香葡萄果实糖酸品质的近红外模型检测具有可行性,且分温度建模精度较高,综合模型需进一步完善。

  • 相关文献

[1]基于改进偏最小二乘法的甜椒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5

[2]冷藏樱桃内部品质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 罗枫,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3]蓝莓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近红外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 刘小路,薛璐,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6

[4]基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的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定量预测. 陈辰,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5]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甜柿果实硬度. 王丹,鲁晓翔,张鹏,李江阔. 2013

[6]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马奶葡萄表皮色泽. 陈辰,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7]红提葡萄V_C含量的可见/近红外检测模型. 陈辰,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8]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 张鹏,李江阔,孟宪军,张平,王宝刚. 2011

[9]磨盘柿褐变指标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无损预测研究. 张鹏,李江阔,陈绍慧,冯晓元,王宝刚. 2012

[10]涩柿可溶性单宁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研究. 张鹏,李江阔,孟宪军,张平,冯晓元. 2011

[11]不同保鲜剂结合冰温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朱志强,高丕生,张平,赵飞. 2013

[12]采收时间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组分的影响. 商佳胤,田淑芬,朱志强,李树海,集贤,高扬. 2013

[13]行间生草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黄建全,田淑芬,商佳胤,张娜,王丹. 2014

[14]玫瑰香葡萄不同时期叶片提取DNA纯度的比较. 田淑芬,李树海,高杨,韩振海,许雪峰,孟玉霞,刘桂英. 2003

[15]茶淀玫瑰香葡萄ICP-MS多元素分析法的建立. 张强,陈秋生,刘烨潼,殷萍,孟兆芳. 2012

[16]茶淀玫瑰香葡萄糖分积累及品质相关性研究. 张强,陈秋生,刘征辉,刘烨潼,殷萍. 2016

[17]玫瑰香葡萄RAPD技术体系的建立. 田淑芬,韩振海,李树海,高扬,许雪峰,孟玉霞,刘桂英. 2003

[18]玫瑰香葡萄果汁加工技术. 李光普,胡明,胡云峰. 2008

[19]RAPD技术提高玫瑰香葡萄优系纯度研究展望. 田淑芬. 2002

[20]创建绿色食品基地 实现优质农产品与企业对接. 张凤娇,王莹,李海燕,魏云鹏,谭凤权.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