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牡蛎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荣 1 ; 刘淇 1 ; 赵玲 1 ; 孟辉辉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微生物;冷藏;品质控制;牡蛎;细菌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20 期

页码: 275-28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牡蛎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冷藏0、4、8 d牡蛎的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可以全面反映牡蛎中菌群的物种组成及丰度信息。牡蛎体附着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弧菌目(Vibrionales)为主。在科的分类水平上,主要是弧菌科(Vibrionaceae)、希瓦氏菌科(Shewanellaceae)和交替假单胞菌科(Pseudoalteromonadaceae),其中初始样品以Vibrionaceae为主,比例达36.8%;第4天样品Pseudoalteromonadaceae比例相对较高;第8天样品同样以Pseudoalteromonadaceae为主,而Shewanellaceae比例明显增加,达到19.5%。在属的分类水平上,在牡蛎初始菌群中比例前三位依次为弧菌属(Vibrio)、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和交替假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其中Vibrio在冷藏前期比例迅速下降;Shewanella和Pseudoalteromonas在系统进化关系上较为接近,在冷藏后期比例占优,可能在牡蛎腐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牡蛎的贮运保鲜策略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包装方式和材料对调理脆肉鲩鱼片冷藏过程品质的影响. 林婉玲,丁莫,王锦旭,翟红蕾,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郝淑贤,黄卉. 2018

[2]基于病毒宏基因组技术侦测牡蛎体内病毒. 黄晟,姜敬哲,王江勇,许新. 2017

[3]高通量测序与传统纯培养方法在牡蛎微生物群落分析中的应用对比. 曹荣,张井,孟辉辉,赵玲,刘淇. 2016

[4]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 陆洋,郁二蒙,谢骏,王广军,张凯,李志斐. 2020

[5]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流化床生物滤器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张海耿,宋红桥,顾川川,单建军,张宇雷,倪琦. 2017

[6]小球藻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秦璐,陈曦,裘丽萍,范立民,宋超,郑尧,孟顺龙,陈家长. 2021

[7]高通量测序揭示高、低温季节下长牡蛎菌群变化. 徐皓月,张翔,谷莉,白昌明,辛鲁生,王文彬,王崇明. 2022

[8]牡蛎中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林强,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石存斌,吴淑勤. 2010

[9]冷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和货架期预测数学模型. 许钟,肖琳琳,杨宪时. 2004

[10]红海湾浅海滩涂牡蛎养殖模式的研究. 张汉华,梁超愉,吴进锋,邱丽华,王江勇. 2001

[11]广东沿岸牡蛎体内总汞含量变动趋势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WANG Xue-feng,王学锋,JIA Xiao-ping,贾晓平,CHEN Hai-gang. 2011

[12]牡蛎超声波清洗工艺的初步研究. 张敬峰,费星,沈建,郑晓伟,秦小明,章超桦. 2011

[13]大鹏澳牡蛎养殖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 张玲,李政菊,陈飞羽,江涛,吕颂辉,江天久. 2015

[14]广东沿岸牡蛎体内HCHs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清云,甘居利,陈海刚,马胜伟,张喆,蔡文贵,贾晓平. 2013

[15]南海北部沿岸牡蛎体内PCB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价. 王清云,甘居利,陈海刚,马胜伟,张喆,蔡文贵,贾晓平. 2013

[16]广东沿海牡蛎体Ni含量水平及其时空变化趋势. 贾晓平,林钦,蔡文贵,李纯厚. 2000

[17]牡蛎酶解工艺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蔡树杏,王锦旭. 2019

[18]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南极磷虾粉品质评价体系. 陆冰怡,刘宝林,刘志东,张忭忭,林娜. 2020

[19]基于种特异性PCR及线粒体基因标记的天津沿海牡蛎物种多样性研究. 黄津伟,张天喆,高燕,吴弘,高雨,闫春财,胡利莎. 2019

[20]气相色谱法测定牡蛎中多溴联苯醚. 刘奇,柯常亮,莫梦松,陈洁文,刘卓坚,黄珂.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