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鲍姆纤孔菌(桑黄)不同方式发酵的菌丝体生物活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邵倩 1 ; 杨焱 1 ; 李婷婷 2 ; 冯杰 1 ; 刘艳芳 1 ; 颜梦秋 1 ; 谭琦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上海海洋大学

关键词: 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固体发酵;生物活性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1103-1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液体发酵、木屑固体发酵和米饭固体发酵3种方式培养鲍姆纤孔菌(桑黄)菌丝体,对菌丝体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衰老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屑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米饭固体发酵的菌丝体醇提物清除H2O2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78.28±0.32、27.73±0.57和7.84±0.37;米饭培养的桑黄菌丝体醇提物在低浓度500μg/mL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到达80%,在相同的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木屑以及米饭培养方法得到的菌丝体对PC12神经细胞损伤修复均有较好的效果,液体培养的桑黄菌丝体表现的修复作用较低;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醇提物浓度在100μg/mL时,对肿瘤细胞HepG2的抑制率达70%,高于其他两种培养方法的抑制作用。

  • 相关文献

[1]一种无孢灵芝菌丝体的活性成分. 岳亚文,周帅,冯杰,王金艳,唐庆九,刘艳芳,张劲松,冯娜,韩伟. 2020

[2]蛹虫草及其培养基中主要核苷类成分的分析比较. 刘艳芳,唐庆九,杨焱,张劲松,郝瑞霞,唐传红,魏东芝,史国平. 2010

[3]两种食用菌固体发酵菜籽饼粕脱毒的比较. 吴文锦,汪兰,熊光权,杜欣,乔宇,廖李,程薇. 2012

[4]蛹虫草固体发酵生产虫草素的条件优化. 吐尔尼散·吐地,张忠,唐庆九,周帅,刘艳芳. 2016

[5]鲍姆木层孔菌米饭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不同提取方法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 邵倩,张忠,唐传红,冯娜,张劲松,杨焱. 2014

[6]拟康宁木霉T-51的固体发酵参数优化. 尤佳琪,杨红娟,朱丽华,顾卫红,曹碧婷,吕铎,胡政,周成,李超汉. 2024

[7]液体发酵黑木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保湿性研究. 范秀芝,殷朝敏,姚芬,史德芳,高虹. 2018

[8]金耳的液体发酵研究. 汪虹,瞿伟菁,曹群华. 2003

[9]松杉灵芝发酵菌丝体中的三萜化合物. 郭晓宇,程池露,滕李铭,员瑗,张劲松,潘新华,潘峰,戴玉成,冯娜. 2024

[10]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产品在食品领域应用进展. 颜梦秋,刘艳芳,唐传红,冯杰,张劲松. 2023

[11]液态发酵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理化特征的分析. 石佳,冯杰,刘利平,唐传红,刘艳芳,张劲松. 2024

[12]不同蝉花菌株的分子鉴定及产透明质酸比较. 龙良鲲,黄曙惠,石子玉,林群英,李传华,丁少军. 2017

[13]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苦参内生真菌BS003菌株液体发酵条件. 齐补坤,何璐,刘娜,徐洪波,王勇. 2012

[14]食药用菌液体发酵及功能活性成分研究现状与展望. 颜梦秋,刘艳芳,周帅,唐传红,冯杰,张劲松. 2023

[15]不同来源的灰树花多糖抗肿瘤作用的比较研究. 周昌艳,杨焱,贾薇,白韵琴,郭倩. 2003

[16]猴头菌多糖脱色前后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蒋俊,杨焱,乔彦茹,周帅,刘艳芳,张劲松,冯志勇. 2014

[17]猴头菌多糖不同脱色方法的研究. 蒋俊,杨焱,罗玺,吴迪,唐庆九,张劲松,冯志勇. 2013

[18]香菇柄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史德芳,高虹,谭洪卓,关健,何建军,薛淑静,周明,王少华. 2010

[19]大型真菌来源鸟巢烷型二萜研究进展. 彭勤颖,邹根,高利慧,白林泉,TAN Yeeshin,吴莹莹. 2021

[20]酿酒酵母发酵降解灵芝胞外多糖组分分析及活性研究. 刘艳芳,高坤,冯杰,颜梦秋,张雪梦,唐庆九,周帅,杨焱,冯娜,王金艳,张劲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