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童斌 1 ; 杨薇红 1 ; 洪文龙 1 ; 韩艳丽 1 ; 王毓宁 2 ;
作者机构: 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金针菜;即食;风味;加工工艺;最适保脆;煮制时间;泡制时间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352-3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探讨以泡发后的干制金针菜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即食性腌制熟食品的配方、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找出最佳配方与工艺方法,在即食风味金针菜的泡制过程中采用的工艺:最适保脆处理是浓度为0.050%的Ca Cl2,煮制时间为5 min,泡制时间为6 h,食盐浓度为4%。各工艺条件的影响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食盐浓度、煮制时间、泡制时间、Ca Cl2浓度。制得产品的特点是成品香气特别浓郁,风味独特,组织嫩脆,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 相关文献
[1]即食风味金针菜的加工工艺(英文). 童斌,杨薇红,贾君,洪文龙,韩艳丽,李志强,王毓宁. 2016
[2]气调贮藏对金针菜外观色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马佳佳,王毓宁,隋思瑶,陆皓茜,吴彤东,李鹏霞. 2017
[3]地方特色金针菜品种大乌嘴提纯复壮技术研究. 周玲玲,张黎杰,田福发,姜若勇. 2019
[4]不同冻结和解冻方法对金针菜品质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代瑞娟,李志强,朱月林. 2019
[5]施氮对设施栽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国伟,王晓婧,周玲玲,刘瑞显,杨长琴. 2019
[6]宿迁市金针菜产业再崛起之商榷. 姜若勇,周玲玲,孙秀红. 2016
[7]干制金针菜复水前后水分状态的变化. 王毓宁,刘红锦,李鹏霞,胡花丽,李志强. 2015
[8]栽培方式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国伟,王晓婧,周玲玲,刘瑞显,杨长琴. 2019
[9]金针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周玲玲,张黎杰,陈芬,姜若勇. 2017
[10]混料设计在即食杂粮早餐粉配方研究的应用. 李莹,周剑忠,王维权. 2014
[11]苏香粳大米的风味特征和品质分析. 马佳佳,乔中英,黄桂丽,孙灵湘,隋思瑶,王毓宁. 2022
[12]基于HS-SPME-GC-MS与电子舌分析冷藏冠玉枇杷的风味特性. 王毓宁,马佳佳,张鹏,孙灵湘,隋思瑶,黄桂丽,李家政. 2020
[13]不同干燥工艺对鲜玉米粉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康志敏,郭东旭,何梦影,张灿,赵迪,肖亚冬,张康逸. 2020
[14]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冠玉枇杷的保鲜效果. 马佳佳,隋思瑶,孙灵湘,黄桂丽,王毓宁. 2020
[15]鲜食玉米发育过程中游离糖和氨基酸变化. 牛丽影,李大婧,刘春泉,宋江峰,陈计峦,陈艳萍,袁建华. 2020
[16]风鹅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化作用的研究. 徐为民,匡一锋,周光宏,徐幸莲,吴海虹,荣远德,赵学民. 2005
[17]加工对肉类蛋白质氧化及肉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南,李蛟龙,李鹏鹏,张牧焓,孙冲,徐为民,王道营. 2024
[18]风味莲藕泡菜的加工工艺. 王毓宁,李鹏霞,胡花丽,李志强,孙新菊,孙德坤,刘慧堂. 2013
[19]超高压处理对即食板栗仁风味成分的影响. 弓志青,朱丹宇,刘春泉. 2011
[20]肌内脂质参与形成板鸭风味的模拟体系研究. 王道营,诸永志,徐为民,曹建民,李艳亮.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苏州地产水八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孙灵湘;何红娟;隋思瑶;全鑫瑶;毛健;王毓宁
关键词:苏州;水八仙;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
不同秸秆还田量和生石灰量对羊肚菌品质的影响
作者:马佳佳;金梅娟;闫肃;黄桂丽;顾俊荣;王毓宁;董明辉
关键词:羊肚菌;稻秸秆还田;生石灰;感官品质;营养品质
-
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邵千朔;黄桂丽;梁慧敏;孙灵湘;全鑫瑶;李昊聪;马佳佳;隋思瑶;王毓宁
关键词: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不同干燥方式对羊肚菌品质特性及复水性能的影响
作者:马佳佳;董明辉;全鑫瑶;邵千朔;金梅娟;王毓宁
关键词:羊肚菌;干燥方式;复水性能;感官品质;营养品质
-
低压静电场对杨梅采后贮藏期间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作者:黄桂丽;李江阔;全鑫瑶;王毓宁;孙灵湘;林琳;张洪良;李超飞
关键词:杨梅;低压静电场;感官品质;营养品质
-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冲泡条件优化
作者:邱梦宇;李昊聪;聂小宝;王毓宁
关键词:碧螺春茶;电子鼻;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
低温等离子体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黄桂丽;闫肃;邵千朔;全鑫瑶;马佳佳;李昊聪;隋思瑶;孙灵湘;王毓宁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果蔬;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