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艳华 1 ; 王联珠 1 ; 许东勤 1 ; 李风铃 1 ; 翟毓秀 1 ; 张媛 1 ; 姚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虾夷扇贝柱;高通量测序;菌群多样性;腐败优势菌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8 年 20 期
页码: 140-14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虾夷扇贝柱的菌群结构及腐败优势菌,通过对宏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虾夷扇贝柱新鲜和腐败样品的菌群结构,同时对可培养细菌菌群基因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新鲜和腐败样品可培养细菌菌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对宏基因组测序后获得的新鲜虾夷扇贝柱中细菌菌群多样性丰富,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有Candidatus kuenenia(10.73%)、弧菌属(Vibrio,8.15%)、别弧菌属(Aliivibrio,7.38%)、芽孢杆菌属(Bacillus,7.20%)和未分类菌(unclassified,16.08%);4℃的腐败优势菌为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46.91%)、别弧菌属(36.82%)和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11.01%),15℃的腐败优势菌为发光杆菌属(46.97%)和别弧菌属(43.33%),25℃的腐败优势菌为发光杆菌属(41.94%)、别弧菌属(23.10%)、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18.61%)和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10.60%)。对可培养细菌菌群基因组测序后发现,新鲜样品可培养细菌菌群多样性大大降低,大部分为假交替单胞菌属(89.46%),在25℃腐败后,可培养的腐败优势菌为弧菌属(50.98%)、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17.43%)和乳酸菌属(10.68%)。本研究揭示了虾夷扇贝柱新鲜及腐败样品的菌群结构特征及腐败优势菌,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对虾夷扇贝柱品质劣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鱼腥草共生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特征. 史丽娜,可小丽,刘志刚,张健东,姚振锋,柯浩,卢迈新. 2015
[2]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海带降解菌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褐藻多糖降解酶系分析. 周敏,王海英,冷凯良,苗钧魁,刘小芳,赵静,高华. 2018
[3]病例研究:未知病因的凡纳滨对虾溞状幼体的病原和微生物组分析. 孙静,万晓媛,杨倩,谢国驷,董宣,黄倢. 2019
[4]饲料花生四烯酸含量对子二代中华鲟成活与生长、抗氧化能力、组织花生四烯酸代谢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吴金平,杨代勤,杜浩,罗江,熊伟,刘源,危起伟,朱建强. 2021
[5]半滑舌鳎鳗弧菌感染前后的免疫相关组织转录组分析. 沙珍霞,章翔,丁少雄,陈松林. 2012
[6]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史秀清,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张述智,李华. 2015
[7]基于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裸体异鳔鳅鮀微卫星组成. 曾晓芸,杨宗英,田辉伍,汪登强. 2015
[8]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石斑鱼基因组微卫星开发及评价. 高峰涛,邵长伟,崔忠凯,王升鹏,魏敏,陈松林,杨官品. 2017
[9]海洋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和硫氧化菌群落分析方法的比较. 张玉,米铁柱,甄毓,陈烨,付璐璐,王勋功. 2018
[10]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的荣成扇贝养殖区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乔玲,于杰,李迎,甄毓,米铁柱,张玲玲,包振民. 2018
[11]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主要洄游性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王美垚,冯群. 2020
[12]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鱼类环境DNA研究中通用引物的筛选验证. 张爱菊,郝雅宾,郭爱环,刘金殿,练青平,周志明. 2019
[13]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 陆洋,郁二蒙,谢骏,王广军,张凯,李志斐. 2020
[14]利玛原甲藻PL11共附生菌多样性研究. 李月月,田晓清,韩清华,樊成奇,马丽艳,陆亚男. 2020
[15]南海东北部珠江口盆地沉积物中古菌群落垂向分布研究. 陈烨,张玉,甄毓,米铁柱,贺惠,王勋功. 2017
[16]基于RAD-seq技术的长体圆鲹二、三核苷酸重复微卫星标记开发与评价. 孔啸兰,李敏,陈作志,龚玉艳,张俊,张鹏. 2019
[17]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18]转基因鲤鱼与对照鲤肠道微生物群落差异研究. 饶刘瑜,李学梅,李星浩,朱文根,余育和,颜庆云. 2018
[19]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池塘中真核微生物的影响. 陆洋,郁二蒙,王广军,谢骏,张凯,李志斐. 2020
[20]光合细菌菌剂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实验水体氮磷营养盐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信艳杰,胡晓娟,曹煜成,徐煜,许云娜,苏浩昌,徐创文,文国樑,李卓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于凡;郭莹莹;李娜;代心悦;朱文嘉;姚琳;江艳华;王联珠
关键词: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化学组成;结构特征;抗氧化活性
-
防腐剂对牡蛎中耐药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宫钰洁;吴书香;王鹏;姚琳;曲梦;李风铃;王联珠;江艳华
关键词:防腐剂;牡蛎;耐药菌;耐药菌丰度;菌群结构
-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干条斑紫菜及海苔的细菌多样性与优势菌
作者:江姗;李娜;戴卫平;郭莹莹;黄宇川;姚琳;朱文嘉;曲梦;江艳华;王联珠
关键词:海苔;干条斑紫菜;菌落总数;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优势菌
-
全氟辛酸(PFOA)对菲律宾蛤仔血淋巴的毒性效应研究
作者:龚秀琼;周扬;李风铃;郭萌萌;耿倩倩;谭志军;姚琳;江艳华;曲梦
关键词:全氟辛酸;菲律宾蛤仔;免疫毒性;血细胞;生态风险
-
基于UPLC-Q-Exactive MS构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特征指纹溯源技术
作者:张帆;郑关超;王潇潇;翟毓秀;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溯源;产毒藻;麻痹性贝类毒素;特征指纹;提取方法
-
益生菌对菲律宾蛤仔体内全氟辛酸免疫毒性的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周扬;张静霆;谭志军;范纯新;郭萌萌;耿倩倩;李风铃
关键词:全氟辛酸;益生菌;菲律宾蛤仔;免疫调节
-
大菱鲆鱼粉中AOZ残留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作者:邢丽红;孙伟红;姚琳;孙晓杰;李兆新
关键词:大菱鲆;鱼粉;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基体标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