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阮芳铭 1 ; 赵岚 1 ; 周昌艳 1 ; 郭俊生 1 ; 杨焱 1 ; 贾薇 1 ; 季红光 1 ; 郭苗莉 1 ; 俞云亮 1 ;
作者机构: 1.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药用菌研究室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药用菌研究室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药用菌研究室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关键词: 食药两用菌;植物;糖尿病;血糖;四氧嘧啶
期刊名称: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ISSN: 1001-5248
年卷期: 2005 年 05 期
页码: 2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粉(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粉(Cordyceps militaris)、灵芝超细粉(Ganoderma lucidum)等3种食药两用菌和苦瓜粉(Momordica charantia)、桑叶粉(Folium mori)2种植物样品对正常及糖尿病小鼠血糖调节的影响。方法筛选空腹血糖在3~5 mmol.L-1之间的小鼠作为正常动物模型,随机分组,每组10只。高血糖动物模型组:禁食24 h后给予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75 mg.kg-1。72 h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值,并选用血糖值10 mmol.L-1以上者再按血糖水平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以同体积注射用水灌胃)和5个样品组。所有样品组均分别以上述3个食药两用菌和2个植物样品,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给药28 d后,进行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测定。结果3种食药两用菌和2种植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而虫草菌丝粉样品组动物0 h0、.5 h和2 h时相的血糖分别较高血糖对照组降低52.4%、41.3%、55.8%(P<0.01);蛹虫草粉样品组动物0 h0、.5 h和2 h时相的血糖也分别较高血糖对照组降低30.5%、26.6%和52.2%(P<0.05,P<0.01);灵芝超细粉样品组动物则显示在0.5 h和2 h时相的血糖较高血糖对照组分别降低20.3%和39.9%(P<0.05,P<0.01);此外,苦瓜粉样品组动物仅表现在2 h时相的血糖较高血糖对照组降低23.0%(P<0.05),其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虫草菌丝粉、蛹虫草粉、灵芝超细粉和苦瓜粉能显著抵抗或减缓吸收外源性葡萄糖的作用,其中虫草菌丝粉和蛹虫草粉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但对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未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相关文献
[1]四种食药用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阮芳铭,赵岚,周昌艳,俞云亮,郭俊生,杨焱,贾薇,季红光,郭苗莉. 2004
[2]高抗性淀粉稻米对GK糖尿大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 白建江,朱辉明,李丁鲁,朴钟泽. 2012
[3]“优糖米”对Ⅱ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影响. 施标,孙志敏,白建江,杨瑞芳,张小峰,朴钟泽. 2014
[4]"优糖米"对Ⅱ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影响. 施标,孙志敏,白建江,杨瑞芳,张小峰,朴钟泽. 2014
[5]桦褐孔菌降糖活性成分及治疗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 马丹丹,汪雯翰,薛蓓,李梁,朱琳,刘振东. 2019
[6]以优糖米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开发研究. 杨瑞芳,朴钟泽,万常照,王亚,李刚燮,白建江. 2021
[7]谷物代餐粉的要素及开发趋势分析. 杨瑞芳,白建江,汤剑豪,朴钟泽,万常照,徐伟琴. 2023
[8]信息技术正在悄悄改变传统DUS测试模式——参加UPOV第33届自动化和计算机程序技术工作组会议报告. 黄志城,王显生,唐浩. 2016
[9]植物体内糖分子的长距离运输及其分子机制. 张懿,张大兵,刘曼. 2015
[10]植物中表观遗传修饰研究进展. 郑小国,陈亮,罗利军. 2013
[11]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机理. 王太明,胡丁猛,孙明高,李秀芬,李成,刘翠兰. 2005
[12]植物miRNA参与胁迫响应研究进展. 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蒋美艳,朱吉风,周熙荣,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 2024
[13]结合态农药残留及其环境毒理研究进展(综述). 谢显传,王冬生. 2005
[14]植物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李贤,钟仲贤. 1998
[15]基因工程产生植物条件型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徐芳,熊爱生,彭日荷,侯喜林,姚泉洪. 2006
[16]嫁接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吴雪霞,查丁石,朱宗文,杨少军. 2011
[17]淹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适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姜玉萍,郝婷,邹宜静,张兆辉,陈春宏,王良军. 2013
[18]植物遗传转化的新方法:Floral Dip. 徐芳,熊爱生,彭日荷,侯喜林,姚泉洪. 2005
[19]植物中氧化还原系统对光合作用的调节. 熊爱生,彭日荷,姚泉洪. 2002
[20]中国植物应答环境变化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杨淑华,巩志忠,郭岩,龚继明,郑绍建,林荣呈,杨洪全,毛龙,秦峰,罗利军,张天真,储成才,赖锦盛,晁代印,关雪莹,彭佳师,黄朝峰,蒋才富,王瑜,杨永青,施怡婷,丁杨林,马亮,种康.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栽培基质对银耳子实体分级醇沉粗多糖结构特征及活性的影响
作者:叶宇航;陈万超;吴迪;刘朋;张忠;李文;王元凤;杨焱
关键词:栽培基质;分级醇沉;结构特性;抗氧化活性;体外免疫活性
-
硒、硅、锶对镉胁迫下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作者:姜力煌;范婷婷;赵晓燕;周昌艳;张津京;赵志勇;杨凌宸
关键词:有益元素;镉;羊肚菌;生长特性;富集
-
不同羊肚菌菌株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营养评价及粗提物体外活性
作者:刘慧敏;张京津;陈万超;郝海波;陈辉;黄静静;李卫;杨焱
关键词:羊肚菌;蛋白质;营养评价;抗氧化活性;胰脂肪酶抑制率
-
黑木耳的功能活性多糖制备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庆伟;周益帆;岳童;黄艳娜;吕贝贝;蒋玮;何川;杨焱;王金斌;孔祥辉
关键词:黑木耳;多糖;生理活性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
作者:鄂恒超;彭书婷;赵志勇;张艳梅;李晓贝;周昌艳;赵晓燕;时文兴
关键词:食用菌;制品;麦角甾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
香菇菌渣提取物对苦菊生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小琴;杨焱;李晓锋;奚丹丹;宋云鹏;朱红芳;张忠
关键词:苦菊生菜;香菇菌渣提取物;穴盘苗;生长发育
-
纳米粉碎对3种食用菌风味特征及减盐增鲜效果的影响
作者:班鑫荣;杨焱;李文;吴迪;张忠;陈万超;李景军
关键词:大球盖菇;双孢蘑菇;草菇;纳米粉碎技术;风味;增鲜减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