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安康 1 ; 李小波 1 ; 索海翠 1 ; 刘晓津 1 ; 方志伟 1 ; 张小兰 1 ; 王丽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抗性;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99-106

摘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结构的研究是防治该病害的关键。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类型及分布、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变化趋势、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性以及分子标记(如mtDNA,RFLP,SSR等)在我国晚疫病群体基因型结构中的应用及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研究进展,旨在了解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明确我国马铃薯晚疫病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 相关文献

[1]广东省侵染美香占2号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无毒基因变异分析. 汪文娟,苏菁,陈深,杨健源,陈凯玲,冯爱卿,汪聪颖,封金奇,陈炳,朱小源. 2022

[2]近年来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分析. 李洁,闫硕,张芳,李小波,任彬元,胡同乐,国立耘,窦道龙,王晓丹. 2021

[3]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4]云南白莺山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姜晓辉,李红建,李崇兴,陈栋,方开星,秦丹丹,吴华玲. 2019

[5]132份甘薯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陈伊航,唐朝臣,张荣,姚祝芳,金晶炜,王章英. 2024

[6]烟草种质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青枯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赖瑞强,李荣华,夏岩石,郭培国,袁清华,赵伟才. 2018

[7]基于EST-SSR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技术分析广东2个历史名茶群体遗传多样性. 姜晓辉,方开星,陈栋,吴华玲. 2018

[8]不同耕作方法对抛秧稻的群体结构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刘怀珍,黄庆,李康活,陆秀明,程永盛,刘军. 2003

[9]不同地区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杨叔青,胡栓红,杨志刚,陈聪,徐晓美,高婧,王勇,赵君. 2015

[10]源宝占抗稻瘟病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宋江平,陈雨,汪文娟,潘大建,曲延英,陈全家,朱小源,李晨. 2014

[11]海南蔗区甘蔗黑穗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赵更峰,伍苏然,沈林波,冯翠莲,王俊刚,蔡文伟,王文治,张树珍. 2013

[12]近十年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分析. 钟宝玉,黄德超,朱小源,陈玉托,邹寿发,杨伟新,赖信红. 2018

[13]沙姜瘟病原菌的鉴定. 何自福,佘小漫,虞皓,罗方芳,李志慧,黎运枢. 2006

[14]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籼稻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力分析. 杨祁云,杨健源,雷财林,王久林,凌忠专. 2004

[15]香蕉枯萎病菌fga1基因克隆及其多样性研究. 李春雨,陈石,孙清明,邝瑞彬,左存武,郑加协,周红玲,易干军. 2011

[16]瓜类疫病病原物研究进展.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 2009

[17]广东辣椒疫霉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李智军,龙卫平,郑锦荣,雷建军. 2007

[18]广东水稻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的关系. 杨祁云,朱小源,伍尚忠. 1998

[19]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无毒基因分析. 汪文娟,陈凯玲,杨健源,封金奇,朱小源,苏菁. 2024

[20]广东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RAPD技术的建立. 刘景梅,王璧生,陈霞,蔡曼珊.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