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粳稻品质指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庆虹 1 ; 张守文 1 ; 王丽群 1 ; 严松 1 ; 张志宏 1 ; 张英蕾 1 ; 关海涛 1 ;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关键词: 粳稻;品质指标;差异性;相关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270-276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08个粳稻品种为试材,测定糙率等25项品质指标,运用差异性分析和相关分析探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结果表明:25项指标中变异系数超过10%的共有10项。相关性分析共得到300个相关系数,其中在0.05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的为31个,在0.01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的为69个。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解释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0.78%。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将所有指标聚成8类,包括粳稻的淀粉特性、成熟度、营养品质、籽粒特性、蒸煮品质、粒型特征、颜色特征和碾磨品质。综合分析最终确定8项粳稻品质代表性指标,即消减值、长宽比、垩白度、蛋白质、糙米白度、直链淀粉、千粒重和整精米率。本文旨在为粳稻品质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稻米品质分析. 赵镛洛,张云江,王继馨,张淑华,张兰民,李大林,吕彬,单莉莉. 1999

[2]大庆地区粳稻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刘琳帅,卞景阳,孙兴荣,齐国超,张俊杰,韩墨. 2019

[3]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 刘冰,周长军,顾鑫,吴耀坤,于吉东,田中艳,李建英,马兰. 2022

[4]辣椒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赫卫,张慧,董延龙,王莹. 2018

[5]东北三省水稻品质差异性比较. 李辉,张瑞英,戴常军,兰静. 2013

[6]山葡萄及其杂交品种葡萄籽含油量及油品质调查分析. 胡禧熙,王迪,杜志强,徐慧青,潘兴东,韩冰,任翠梅,朱蕾. 2021

[7]大庆地区酱菜型菊芋生态适应性研究. 刘冰,任翠梅,李杰,杨丽,顾鑫,刘德福,王力. 2016

[8]辐照对蜂蜜中羟甲基糠醛和其它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 高夫超,崔长日,吴黎明. 2014

[9]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思考. 杜维广,刘丽君. 2006

[10]不同播期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曾玲玲,卢环. 2024

[11]长期施用牛粪对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质量的影响(英文). 孟庆峰,张娟,李欣伦,屈晓泽,李伟彤. 2017

[12]寒地水稻产量构成分析. 聂守军,史冬梅,高世伟,刘晴,刘宝海. 2012

[13]黑龙江省“十一五”审定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聂守军,史冬梅,高世伟,刘晴,刘宝海. 2012

[14]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薛英会. 2015

[15]不同温度对寒地粳稻萌发的影响. 谭贺,曾宪楠,赵洪亮,张佳华,许显滨. 2013

[16]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15N吸收的影响. 焦峰,李建辉,王秋菊,翟瑞常. 2015

[17]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的品质现状与评价. 孟庆虹,李霞辉,卢淑雯,潘国军. 2010

[18]花药培养在早粳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孙岩松,潘国君,张淑华,张云江,关世武. 1999

[19]黑龙江寒地粳稻现状与发展战略. 韩贵清. 2010

[20]大气CO2浓度变化对东北粳稻抽穗进程及产量影响. 卞量阳,张文忠,张佳华,许显滨,冯延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